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在渠道权力博弈三种模型的基础上,综合探讨供应商是否应开辟直销渠道,以及在线上线下渠道中销售质量高或低产品的决策,丰富双渠道供应链中入侵决策和质量决策的研究。
2.该课题旨在为企业的双渠道供应链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决策基础,即在供应商面临较强、较弱或力量均等的零售商时,是否应该开辟直销渠道。同时探讨企业若开辟直销渠道,在渠道权力不同情况下,其在直销渠道销售高质量还是低质量产品收益更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供应商不开辟直销渠道时,供应商领导或零售商领导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权力对等的nash博弈模型下,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最优收益。
2.供应商开辟直销渠道时,在上述三种博弈模型下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最优收益。对比收益结果,分析供应商在不同权力地位下的直销决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下零售与线上直销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逐渐成为供应商青睐的运营模式,且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权力强弱对供应链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如张国兴等[1]基于双渠道供应链成员权力的差异,构建了供应商占优或零售商占优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探讨三种博弈对渠道价格和利润的影响。孙自来等[2]则进一步探究供应链成员的定价决策,其发现权力不对等时线下渠道价格更高,制造商批发价格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闻卉等[3]则针对双渠道权力结构针对性地设计了契约机制协调供应链。xue等[4]探究了供应商侵占直销渠道和权力结构对连锁成员质量和利润的影响,其发现在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中,质量投资效率相对较高时,侵占行为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有利,且对于制造商来说,同时侵占直销渠道和占领领先地位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同时也有学者考虑线上线下渠道的产品质量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如周建亨等[5]在双渠道供应链背景下以产品体验性考虑制造商的质量决策,其发现由于线下渠道在产品体验服务方面更优,因此线上渠道的产品质量不会高于线下渠道,而且产品体验性越低,双渠道的质量配置差异越小。ha等[6]将产品质量作为决策变量,发现如果采取产品质量差异化策略,则应在分销渠道中分配质量较低的产品。贡文伟等[7]则发现电子渠道对实体渠道的竞争强度越大时,网络直销产品质量越高,反之质量越低。
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渠道权力对渠道成员的收益影响以及定价决策,较少考虑产品质量部署,或单独考虑产品的质量差异化去缓解双渠道供应链成员冲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见附件
5. 参考文献
[1]张国兴,方帅,汪应洛.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 2015,33(03):52-59.
[2]孙自来,王旭坪,詹红鑫,阮俊虎.不同权力结构下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09):154-163.
[3]闻卉,郑本荣,曹晓刚,黎继子.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决策[j].运筹与管理,2020,29(06):65-7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