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受众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边界日益模糊,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在此背景下,探讨媒介转型时期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重构问题,对于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和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媒介转型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与特征: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原则、规范等进行了探讨,例如李良荣(2003)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并遵守的,以客观报道、真实性为最高原则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媒介转型为背景,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核心概念,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媒介转型时期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重构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媒介转型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分析新媒体技术、市场竞争、受众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新闻理念、职业规范、操作流程等方面带来的冲击,阐述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与步骤: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新闻专业主义、媒介转型、媒体融合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案例,对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媒体提供借鉴。
3.比较研究法: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专业主义发展道路。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1.视角新颖:将新闻专业主义置于媒介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融合发展的视角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重构,拓展了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视野。
2.内容深入:注重对新闻专业主义消解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从社会转型、技术变革、市场因素、体制机制等多个维度探究其根源,力求揭示问题的本质。
3.案例典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媒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其他媒体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丁柏铨, 焦 洁. 智能化新闻生产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重塑[j]. 新闻界, 2023(07):5-12.
[2] 黎 敏. 论短视频新闻生产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j]. 中国报业, 2023(07):45-47.
[3] 周 凯, 彭 茜. 算法推荐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与重塑——以算法分发平台新闻生产为例[j]. 现代传播, 2023, 45(03):21-2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