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春”主题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传统主题,历代文人墨客都对其进行过精彩纷呈的演绎。
张先和李清照作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春”主题词创作,不仅体现了宋代词坛的审美风尚,更蕴含着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艺术追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对张先和李清照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他们的生平、创作、思想、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春”主题词研究方面,学者们关注较多的是:1.意象分析:例如,有学者分析了张先词中“春”意象的多重内涵,包括青春、爱情、美好事物等,并探讨了其与词人人生经历之间的关系。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本研究将以张先与李清照的“春”主题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比较分析:
1.“春”意象内涵比较:分析两位词人“春”意象的具体内涵,包括自然之春、人生之春、情感之春等,并探讨其异同。
2.“春”主题词意境塑造比较:比较两位词人“春”主题词在意境营造上的差异,分析其意象组合、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其艺术效果。
3.“春”主题词艺术风格比较:从语言风格、情感表达、审美追求等方面入手,比较分析两位词人“春”主题词的艺术风格差异,并探讨其成因。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文本细读法等方法,对张先和李清照的“春”主题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搜集整理资料:广泛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张先、李清照词集、相关研究著作、期刊文章等,并进行分类整理,为研究奠定基础。
2.文本细读:对张先、李清照的“春”主题词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其意象内涵、意境塑造、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做好笔记和摘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新颖:将张先和李清照两位词人放在一起,以“春”主题词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研究两位词人提供新的视角,深化对他们创作的理解。
2.研究方法综合:本研究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文本细读法等,以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
3.研究内容深入: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张先和李清照“春”主题词的意象内涵、意境塑造、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力求有所突破。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 扬.论晏殊词的“春天情结”[j].名作欣赏,2021(35):104-106.
[2] 王 颖,胡玉洁.论李清照词“愁”的审美意蕴[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04):309-310.
[3] 刘 超.李清照前期词作中的闺情描写[j].青年文学家,2020(35):91-9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