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自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小学语文的教学导向便开始由以知识为主转为以素质为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的教学目标。而习作本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关注与研究习作教学,既是对语言文字背后核心素养的诠释,更是对抽象目标背后具象内涵的探索。在新课标中,“习作”与“口语交际”首次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反映出新课标对更具实践意义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对“见闻”、“体验”、“想法”等的反复强调,也反映出生活化习作依旧是不变的教学倾向。由此可见,新课标背景下的习作教学策略更应有所创新。此外,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于近些年开始投入使用,在习作部分的编排上也做出了新的调整,特别是结构上的“能力序列化”特点,可谓是对传统教材的新突破。“能力序列化”即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独立的习作单元内容,通过与常规的单元训练配合,形成了完善的习作培养框架。这种聚焦于习作能力某一方面的框架,与学生的习作能力发展规律更为契合,也使得习作教学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正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有策略地开展贴近新教材的习作教学实践,也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更是培养语文思维的关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论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习作教学概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细读相关著作及论文期刊。
2、比较研究法。对比总结新旧课程标准中对习作教学要求的变更与坚守。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版
[2]李玉勤.小学习作教学的突围与实践[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
1. 2024.11 月——2024.12 月 确定选题
2. 2024.12 月——2024.02 月 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