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实施路径探讨开题报告

 2024-01-17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新时代呼吁教育教学注重“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将“思维能力”单独列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学生思维”应具有一定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驱动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问题教学法”,即“根据实验逻辑的反省思维的学说,教师针对儿童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其发挥主体作用,探索求知的教学过程,在当前被广泛认可与使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拟从以下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我国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发展历史及现行代表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图书馆等平台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初中语文问题教学实施的研究成果。

2、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不同时期初中语文问题教学发展特征及不同的实施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张清,刘蕾.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3] [美]robin fogarty. 多元智能与问题式学习.钱美华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