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前几层需求已获得满足,人们近年对审美的需求越发的强烈,像拍摄人生活中“小美好”的视频就在各个平台上竞相出现。在日本,有个文学流派的作品常从个人情趣出发沉湎于风花月色和生活的享乐之中,追求病态肉感和艺术上的颓废美,这就是唯美派。作为其中的一名代表性的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痴人之爱》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可以从作品对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中看出这部小说所想表现的审美观。
对于《痴人之爱》,国内的研究数量并不多,且多是对其中的女主人公娜奥密进行分析,解析谷崎润一郎对女性的看法,如黄怡的《娜奥密:娜拉般的勇气子君般的宿命——析lt;痴人之爱gt;中的“女性崇拜”思想》;也有分析透过小说所展现出来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的论文,如李晶达的《lt;痴人之爱gt;论——时代下的自卑》;也有研究者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各译本之间的区别,如杨冉的《基于目的论下的lt;痴人之爱gt;汉译本对比研究——以郑民钦和林水福译本为中心》。
而关于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美的讨论,更多是集中在《细雪》、《春琴抄》、《刺青》着三部作品中,对《痴人之爱》中审美观的表现的讨论数量有限,但作品中所表达美对现代社会审美的发展仍是有重要意义的,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作为一部诞生于谷崎润一郎从横滨的西方人居住区移居到有着日本传统特色的关西之后的作品,《痴人之爱》是谷崎润一郎作品中对西洋文化的推崇达到顶峰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小说《痴人之爱》中重点塑造的两位主人公所展现出的是怎样的审美观?这是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本篇论文将以《痴人之爱》为中心,使用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具体分析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来阐述小说《痴人之爱》所体现出审美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文献法。
1.确定论文题目:《试论谷崎润一郎lt;痴人之爱gt;中的让你无形象及审美观》
2.根据论文主题搜索相关文献:查阅对谷崎润一郎作品《痴人之爱》主题的研究,探索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观的相关文献。
4. 参考文献
[1]陈渊媛.异端者的异端情爱谷崎润一郎小说畸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陈娟.美与恶的矛盾体——论《痴人之爱》中的ナオミ[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6):83.
[3]高兴兰.玩具与神:谷崎润一郎笔下女性形象两极化倾向及其美学理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01):42-4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0-15—2024-12-23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4-12-24—2024-01-0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4-01-06—2024-02-24 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