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月派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和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学流派,他们一方面以开放的视野借鉴西方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的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坚守艺术的本位立场,自觉汲取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积极进行诗歌创作的试验,为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平和审美品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中坚力量,被称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陈梦家诗歌作品的研究评论文章却远少于徐志摩和闻一多。
在诗歌创作上,陈梦家继承又拓展了新月派传统观念,实现了新月诗从形式到内容的巨大跨越;在诗学探求上,他提出了诸多诗歌观念的独到见解,完成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的重大转折。因此,将陈梦家前后期诗歌风格的转变进行对比梳理,探索陈梦家诗歌的思想情调与艺术品格,揭示其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及对后世文坛的影响,即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研究陈梦家诗歌风格的转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其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诗歌创作的篇目。有些论文对陈梦家前后期诗歌进行了简单梳理,有些论文则对其作了详细归类,但学界并没有形成陈梦家诗歌风格的转变的定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对于陈梦家诗风转变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并且多是从整体的视角来展开研究,过于笼统且不够细致,但陈梦家作为“新月派的四大诗人”是有很多的作品值得深挖推敲的。本文将运用比较文学将陈梦家不同时期的诗歌进行比较,挖掘出陈梦家诗歌转变的原因和深层含义。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新月派诗人陈梦家前后诗歌风格的转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首先以陈梦家早期诗歌为例,拟分析陈梦家被称为抒情诗人的原因,并赏析其这个时期其诗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2.拟分析陈梦家是从什么时间段,因为什么事情而转变了自己写作的风格;3.拟通过具体作品分析陈梦家的诗歌内涵,研究其作品的创新和突破以及对新月诗派的影响;4.拟通过比较文学比较陈梦家前后诗歌风格的差异;5.拟结合前文的综合论述进行总结,同时重申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对后世文坛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文献法
1. 确定论文题目:从抒情诗人到诗性学者——陈梦家诗歌风格的转变
2.根据论文主题搜索相关文献:查阅对陈梦家各个时期诗歌的研究,探索诗歌间进行对比的作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1.15—2024.01.0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4.01.05—2024.03.0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4.03.06—2024.03.20 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