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女妖形象开题报告

 2023-03-04 10: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学界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四十余年。以下是在知网中搜索“聊斋志异女妖”、“聊斋志异女妖形象”等相关词汇出来的论文概况:现当代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形象系列的研究,如狐妖形象、花妖形象、女性形象等。虽然有关《聊斋志异》的各类研究文献层出不穷,但是对于书中女妖形象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是研究女性形象,而鲜少把女妖这一异类形象单独细化说明。当今学者对于《聊斋志异》女妖形象研究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以高志源《lt;聊斋志异gt;女妖形象研究》与吉四梅《浅析lt;聊斋志异gt;中的女妖形象》为代表,将书中女妖具体分类为狐妖和其他妖类来研究;第二类,选出作品中的代表性女妖形象通过不同角度展开分析研究的,以狐妖和花妖两大类别为主,代表性成果有王艺馨的《浅析lt;聊斋志异gt;中的花妖形象》、陈延红的《浅析lt;聊斋志异gt;狐妖形象之思想特征——以辛十四娘形象为核心》等;第三类,是研究通过女妖形象所映射出的作者的白日梦,代表性成果如肖世才《落魄文人的白日梦——lt;聊斋志异gt;女妖故事中的男性心理探析》。

由于《聊斋志异》中女妖数量众多、类别各异,难以具体研究分析到每一个女妖,所以研究往往不够详尽,大多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至内核。所以笔者希冀在前人之基础上对书中女妖形象进行更深层次地分析,以此进一步发掘女妖背后所映射的问题与内涵。女妖故事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古老题材。物类之间的相互转换变化形态,早在《山海经》中便有记载,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基本模式是人死后变化为动植物,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变形故事的早期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拟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女妖之定义及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及不足;第二部分将分析《聊斋志异》中的女妖类别,女妖种类众多,高达十二类,其中狐妖数量最多,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妖类,所以首先先解释蒲松龄最为钟爱的狐妖,其次阐述除狐妖外的其他女妖类别;第三部分将探索女妖形象的人性特质,首先探析人与妖相恋显示出女妖追求自由与幸福这一人性特质,由于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其女妖身份被发现而悲剧收场,所以接着探析当时的女性软弱这一人性特质;第四部分将展开对女妖形象的社会性解读,《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写成的,故首先说明女妖形象折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问题,继而阐述男性视角下被支配的女性形象。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来展开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例,我将以研究《聊斋志异》女妖形象为目的,通过调查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有关《聊斋志异》女妖的数量、类别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社会问题等,再对《聊斋》女妖形象展开研究。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台北:天工书局,1996.

[3][东晋]干宝,汪绍楹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11.15—2022.01.0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2.2022.01.05—2022.03.0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3.2022.03.06—2022.03.20 完成开题报告4.2022.03.21—2022.03.25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5.2022.03.26—2022.04.25 完成论文初稿6.2022.04.26—2022.05.25 完成论文修改稿7.2022.05.26—2022.05.30 交定稿(2份),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8.2022.06月初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