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进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青春美剧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凭借其新颖的题材、紧凑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和对青少年心理的准确把握,吸引了大批中国年轻观众,成为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英语、追求时尚的重要窗口。
《吸血鬼日记》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的青春魔幻剧,自2009年开播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吸血鬼题材、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青春偶像的演员阵容,迅速在中国走红,引发了持续的观看热潮,并衍生出小说、游戏、周边产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消费现象,对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以美剧为代表的海外电视剧集在中国市场的流行,国内外学者对美剧的传播模式、文化影响以及受众接受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美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美剧传播模式的研究。
2.对美剧文化影响的研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吸血鬼日记》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青春美剧的界定及发展历程:a.对青春美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特征和类型;b.梳理青春美剧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c.总结青春美剧的叙事特点、人物形象和文化价值。
2.《吸血鬼日记》的文本分析:a.分析《吸血鬼日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主题呈现和价值表达;b.探讨《吸血鬼日记》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c.分析《吸血鬼日记》的成功原因,包括其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叙事技巧、文化元素等方面的优势。
3.《吸血鬼日记》在中国的传播模式:a.分析《吸血鬼日记》在中国传播的渠道,包括网络平台、电视台、盗版市场等;b.分析《吸血鬼日记》在中国传播的受众群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c.分析《吸血鬼日记》在中国传播的营销策略,包括宣传推广、粉丝运营、口碑营销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青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模式与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青春美剧的发展历程、传播模式、文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文本分析法:对《吸血鬼日记》的剧情、人物、台词、场景等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揭示其对中国青少年的潜在影响。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将从文化传播和青少年文化认同的视角出发,探讨青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和影响,区别于以往侧重于文本分析或受众调查的研究,更加注重文化传播的动态过程和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建构机制。
2.研究对象的创新:本研究选择《吸血鬼日记》作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对美剧整体或其他类型美剧的研究,更加聚焦于青春美剧这一特定类型,并结合其在中国传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结论。
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期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揭示青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和影响。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红霞,王春华.美国青春偶像剧的文化特征及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j].新闻世界,2023(01):154-155.
2. 肖梦凡.论美剧中的文化输出——以《吸血鬼日记》为例[j].视听,2022(11):128-129.
3. 张倩.论美剧的文化渗透力——以《吸血鬼日记》为例[j].戏剧之家,2022(33):116-11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