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是连云港育才中学教工宿舍结构设计,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前景。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体型。因此,多高层框架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使学生巩固在大学里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建筑工程中多工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框架结构体系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比较方便。主要缺点是横向刚度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进而影响使用。当前,在许多结构中的主要承重结构就在于框架结构,承重墙不再选择建筑墙体,以此可以确保建筑墙体具有更加灵活的功能,其主要包括围墙、隔墙与其他墙体等。同时,具体在设计框架结构时,因为墙体不再选作承重墙,因此可以更灵活地使用材料,装修方面也极具灵活性。诸如,通过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的应用,能够帮助建筑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重力,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本身的需求,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与美观性。
基于建筑抗震性能方面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承担水平地震作用,框架结构有必要结合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力,但是,设计人员在设计多层建筑结构时侧重于纵向连续梁的设计,导致框架纵梁、梁柱节点与建筑框架抗震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在建筑其他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此设计人员在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纵向、横向框架的设计。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对框架中的薄弱层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正因如此,极易对建筑物本身的抗侧移刚度、抗震性造成很大影响。而建筑出现薄弱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竖向连续性抗侧力的缺失。
4. 研究方案
(一)主体结构确定
(1)结构平面形状应尽量简单、规则,尽量减少扭转的影响。
(2)建筑物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刚度变化均匀。
5. 工作计划
起止日期 | 工作内容 | 备 注 |
第1周 | 了解毕业设计有关要求,完成英文翻译的修改。熟悉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熟悉建筑图,考虑结构方案。 | 检查英文翻译、开题报告 |
第2周 | 进行结构布置,荷载计算;电算建模。 | 检查结构方案,指导建模 |
第3周 | 完成电算建模,进行结构整体计算。 | 检查计算模型及电算结果 |
第4周 | 手算复核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作用下的一榀框架的内力。 | 检查手算结果 |
第5周 | 手算复核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作用下的一榀框架的内力。 | 检查手算结果 |
第6周 | 一榀框架的内力组合,结构构件的设计。 | 检查计算结果 |
第7周 | 基础结构计算及设计。 | 指导并检查设计计算结果 |
第8周 | 绘制施工图(结构平面图、梁和板配筋图以及框架柱整体平面配筋图) | 指导并检查绘图进展情况 |
第9周 | 绘制施工图(基础施工图,结构施工总说明) | 指导并检查绘图进展情况并检查绘图成果 |
第10周 | 整理计算书,完成论文初稿 | 检查论文初稿质量 |
第11周 | 论文规范性检查、图纸质量检查并修改 | 检查毕业设计成果质量 |
第12周 | 论文规范性检查、图纸质量检查并修改;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 检查毕业设计成果质量;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
第13周 | 答辩 | 答辩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