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泸州古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长江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泸州古城在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历史风貌逐渐消逝、文化传承面临断层、过度开发与保护不足的矛盾等。
因此,开展“四川省泸州古城研究型城市设计——历史、保护与复兴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复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们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保护规划、保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阮仪三教授提出的“整体保护”理念、俞强教授倡导的“有机更新”理念等,为历史城市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泸州古城的历史、保护与复兴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泸州古城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研究:-梳理泸州古城从先秦至今的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性质、功能和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
-绘制不同历史时期的泸州古城地图,直观展现其空间形态的变迁过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以期全面、深入地分析泸州古城保护与复兴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规划文献、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了解泸州古城的历史沿革、空间演变、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国内外历史城市保护与复兴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案例借鉴。
2.实地调研法:深入泸州古城进行实地调研,包括现场踏勘、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泸州古城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文化资源、社会经济状况、居民需求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研究型城市设计理念引入泸州古城保护与复兴,跳出传统城市设计的局限,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多学科交叉、多方参与,以期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
2.研究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空间句法分析法、gis技术应用、swot分析法、公众参与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研究内容的创新:在深入研究泸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泸州古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将研究型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泸州古城的空间结构优化、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文化传承与活化利用、公共空间设计与交通组织等方面,以期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景慧, 郑国华, 孙施文. 基于历史街区更新的城市意象认知研究——以泸州报恩塔片区为例[j]. 四川建筑, 2022, 42(02): 173-176.
[2] 郑国华, 王景慧. 基于gis的泸州老城空间形态演变及特征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08): 2.
[3] 侯方.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城市设计探究——以泸州米市街为例[j]. 四川水泥, 2021(12): 191-19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