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创作《希翼》开题报告

 2023-10-24 09: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纸鸢”,相传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是用竹子和木条制成的,随造纸术发明并普及后,才逐渐开始用纸质代替,加上其外形似鸟,故此被称为“纸鸢”。后来,古人对风筝进行改造,按上竹哨或弓弦,然后“使风入,作声如筝”,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造型和纹饰也开始变得多样化, 传统风筝有着吉祥寓意的纹样,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人们童年记忆深处美好的时光。最终才以“风筝”取代了“纸鸢”。

那美好的寓意是现在的物质所不能媲美的,基于对童年和家人一起放风筝的欢乐时光和疫情后人们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想通过创作展现幸福美好的快乐氛围,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基于本科阶段的工笔功底,准备用工整灵动的线条去表现和诠释我心目的希望与梦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调查中国风筝传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

二、通过搜集传统风筝和放风筝的资料,理清思路为创作打好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观看美术展览、摄影展览、网络搜索等途径,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通过富有传统特色的风筝的解读来寻找创作灵感,了解风筝图案的寓意和文化含义;通过对资料的概括、整理、筛选,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图文资料,以备创作之用。

1.资料的归纳:通过绘画作品、人物图像、网络素材的搜集,整理有关放风筝的场景及制作风筝作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场景和可以借鉴的图案构成形式,展开自己的创作构思,使自己的构思更具代表性和标志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10.

[2]方增先.中国人物画造型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郭正民.中国画重彩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

1.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9周前:毕业设计开题。

2.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1周:任务书下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