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同类”品牌形象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0 10: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人们追求利益至上和自我满足,对于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从而导致“见死不救”、“不施援手”等社会冷漠问题频发,并且多数人在生活中并没有意识自己身上潜在的冷漠问题,使其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通过调查发现,在设计方面鲜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往往为大趋势进行设计,却忽略了这一边缘问题。本课题着力于以设计的角度,全面理性的看待社会冷漠问题,拓展视觉表现系统,丰富和完善社会冷漠问题的结构体系。同时从整个社会责任出发,完善大众认知,在宣传方面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引起社会的共鸣,使更多人注意到社会中这一隐性问题,为社会冷漠问题的解决提供另一个全新的视角。

课题意义:通过在设计中构建出社会冷漠问题的视觉表现,既能为日后的共通性设计研究提供设计依据。同时以趣味化的创作手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又能让传统哲学、道德理念融入当代现状,使得设计立足于中国百姓,引起人们内心的是非感共鸣,慰藉受众群体精神领域,做到从设计实践中获得宣传社会冷漠的有效方法。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的关键问题:社会冷漠问题如何通过品牌形象设计去展示宣传

课题的难点:

(1)相关设计研究较少。通过实际的文献调研得出相关研究者对冷漠现象的理论研究虽然丰富,但绝大部分是通过实验和文字宣传科普,从而导致大众很难真正关注并了解这一问题。并且在设计中对社会冷漠问题的宣传引导几乎空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1200字左右)

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大量怀疑、漠视道德行为以及拒斥、推卸道德义务的道德冷漠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 基本道德的缺失。道德主体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表现出无知和漠视,无视自身对于社会、集体和他人所负有的道德义务,这导致社会人情淡漠、基本秩序混乱甚至丧失。第二, 对高尚道德的冷淡。高尚的道德即美德,是社会倡导的进步性道德,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美德的榜样, 从而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对象。然而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对美德麻木、对道德榜样无动于衷的现象,社会道德建设失去了明确方向。第三,对失德行为的麻木。“失德”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侵犯,近些年来,对失德行为容忍和麻木的案例屡屡见诸 报端,例如,对当街抢劫行为的袖手旁观、对贪污腐败行为 的容忍等,这些现象直接导致社会正义的被践踏。

道德冷漠是道德危机的一种心理表现,其成因是历史性的。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已经不再持有传统单一的标准,而是趋向于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对道德行为的监督和评价也因此变得脆弱无力,很多人淹没在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中变得道德信念淡薄,从而导致道德的权威下降、规范越来越他律化。这种道德危机的表现正如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一再强调的,在当代的道德文化中,没有绝对的合理的权威,所谓权威都是主观的、相对的,这也就是当代的道德理论纷争无法得到合理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

(1)设计内容:品牌基础系统设计、 ip形象设计、ip形象衍生品及表情包设计、宣传海报。

(2)设计风格:现代化插画风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根据选题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查询与搜集。

第二周:毕业设计方案推敲、构思,做市场调研,编写论文提纲。

第三周:查找相关的学术性论文参考和相关设计案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