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艺术形式,承载着记录现实、反映时代、启迪思考的重要功能。
近年来,随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其中,《问境》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学术探讨。
本选题以纪录片《问境》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创作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传播策略及社会影响,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纪录片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纪录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纪录片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创作手法、社会功能等方面。
学者张同道在其著作《中国纪录片史》中梳理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纪录片的特点[1]。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纪录片《问境》进行深入分析:
1.创作背景:分析《问境》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导演的个人创作理念,探究影片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意图。
2.主题与内容:剖析《问境》所呈现的主题思想,分析其人物形象塑造、叙事结构特点,解读影片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考。
3.创作手法:从镜头语言、剪辑技巧、音乐音效等方面入手,分析《问境》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探究其在视听语言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搜集整理与纪录片《问境》、纪录片理论、纪录片创作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论文、网络资料等,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支持。
2.文本分析阶段:对纪录片《问境》进行反复观看和文本分析,解读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深入挖掘影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3.案例分析阶段:将《问境》作为一个具体的案例,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其创作背景、创作手法、传播策略、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的新颖性:选择新近推出的纪录片《问境》作为研究对象,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актуальность。
2.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将《问境》置于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其创作理念、艺术手法、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创新之处,并探讨其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启示意义。
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地分析研究对象,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同道,郭蕾.纪录片《问境》创作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07):46-49.
2. 张晓蕾.论纪录片的“真实”与“诗意”——以《问境》为例[j].电影文学,2023(14):27-29.
3. 李娜.试析新时代纪录片的创新表达——以《问境》为例[j].新闻世界,2023(13):67-6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