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课题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种植面积约3000万hm2,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0%,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三成以上,约占国内粮食总产量1/3以上,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水稻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其生产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保障[1]。近年来,由于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复种指数的提高,过度施肥以及我国可溶性钾肥资源的严重紧缺,造成我国南方稻田土壤钾素出现严重亏缺,进而限制了水稻产量。已有研究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因此本试验通过探究不同钾素水平下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数据的变化、不同钾素水平下农学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钾素水平下的产量变化,进一步探索钾素与产量的关系,从而为稻田的钾营养高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
国内外研究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3. 研究目标
本试验设计了不同钾素水平,从稻米在不同钾素水平下生长,研究不同水稻稻米产量指标的变化特征,从而为水稻生产的钾素合理提供理论基础。
4.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6. 研究方法
试验于201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供试土壤为黄棕壤,含全氮0.12%,速效氮98.5mgkg,速效磷24.6mg/kg,速效钾78.9mg/kg,有机质2.1%,苏两优295,武运粳27。
氮肥(尿素)46.4% 钾62% 磷肥(五氧化二磷)12%,氮肥 (基肥):分蘖肥:拔节肥:保花肥= 3:3:2:2,钾肥(基肥):拔节肥=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研究创新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已有研究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因此本试验通过探究不同钾素水平下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数据的变化、不同钾素水平下农学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钾素水平下的产量变化,进一步探索钾素与产量的关系,从而为稻田的钾营养高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