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水土流失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河流湖泊淤积、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开展水土流失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水土流失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遥感和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水土流失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
1.水土流失遥感监测:利用landsat、sentinel等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研究区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获取水土流失面积、强度等信息。
2.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提取:基于gis平台,分析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度、降雨等因素,并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相关指标,为水土流失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文献调研:系统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水土流失、遥感技术、gis技术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研究区的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
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增强等预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综合利用多源数据:本研究将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构建多因子综合评价体系,以提高水土流失评价的精度和可靠性。
2.改进水土流失评价模型:针对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对传统的土壤侵蚀模型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
3.揭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对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分析,揭示研究区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变规律,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锐,史培军,周勇.基于gis和rs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06):341-347.
2. 何洪鸣,王兆印,焦菊英,王文龙.基于rusle模型和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05):11-18.
3. 王舒放,张晓辉,刘宁,张腾.基于geostudio的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01):326-33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