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城市总规2035为南京明确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发展愿景,其中针对空间战略提出的生态优先、拥江发展以及针对品质战略提出的文化彰显、幸福宜居都对绿色发展提出了重点要求,都敦促南京保护和彰显“襟江带湖、山水相依、龙盘虎踞”的名城山水形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不得不督促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新的形势作出思考。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客观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水平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但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并未将生态环境的破坏纳入考量范围,一直忽视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存在固有的缺陷,为促进南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作出更为公正科学的评价,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地引入了绿色GDP的概念,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但从另一方面看,又尚未达到共同认可的标准。为了进一步研究绿色GDP核算体系,尝试为该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为了更为科学地评价南京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友好程度和可持续性,故着手本文的撰写。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读,对目前世界上有关该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有较系统的了解。
本文拟解决如下的科学问题。
(1)科学问题:本文以《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seea-2012) 》和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如何增加生态系统账户,构建综合绿色gdp核算体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从研究历史看来,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产生到现在历时不长,但是在分析方法和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资源与环境核算日益重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1994年,联合国统计司响应《21世纪议程》中建议,发布了《国民核算手册: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1993) 》。在seea-1993中显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和进行环境核算理念,建议建立自然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对环境资产进行全面核算。因此,就出现了绿色gdp这个概念。但是,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提出过准确的、公认的绿色gdp概念。
在欧洲,ece 于1988年详细讨论通过联邦德国统计局提出的《关于卫星账户体系的概念考察》的报告,1989 年讨论通过《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概念发展》的报告。挪威是欧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比较早和比较系统的国家,1987年提交了题为《挪威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报告14),,该报告将环境、自然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并进行了实物量核算,初步建立了实物核算体系。
1989年unsd、unep、w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织了--项综合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研究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并于1992年完成“环境卫星账户的sna框架”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sna框架”两项研究成果。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框架共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为第1章,提出问题。
第二块为2-5章,分析问题。
5. 参考文献
[1]区域尺度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体系设计与应用[j]. 冯喆,高江波,马国霞,高阳,潘韬.资源科学. 2015(09)
[2]基于绿色gdp的江苏省资源环境损失价值核算[j]. 杨晓庆,李升峰,朱继业.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04)
[3]首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统计标准——《2012年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简介[j]. 邱琼.中国统计. 2014(0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