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然而,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天然林资源保护压力巨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
发展木材加工产业,提高木材利用率,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集成材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木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木材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集成材产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材生产企业。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杉木集成材生产工艺流程研究:分析杉木集成材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选择与处理、锯材干燥、木材指接、胶合与热压、刨光与裁边等,并对关键工序进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主要生产设备选择研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木材干燥设备、指接设备、胶合与热压设备、刨光与裁边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并确定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
3.年产1万立方米杉木集成材生产线布局研究: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设备尺寸等因素,进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并优化物流路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杉木集成材生产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主要设备类型及特点等,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对国内典型杉木集成材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为研究提供实际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杉木为原料进行集成材生产工艺优化:针对杉木本身的特性,如材质较软、易变形等,对集成材生产工艺进行针对性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结合年产1万立方米生产规模进行设备选型与配置:不同于一般性研究,本研究明确了生产规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备选型与配置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方案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一星,张晓健,李鹏.基于质量控制的木材加工企业生产线布局优化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22,33(05):56-59.
[2] 肖雪峰,任海英,张双保.基于lca的杉木人工林经营方式对碳汇功能影响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01):218-225.
[3] 谢静超. 杉木人工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构建及碳汇能力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2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