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4-06-04 03:06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密度和运量不断提高,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轨道车辆监控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地面固定监测设备,存在着效率低下、覆盖范围有限、信息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展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系统成为了必然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将针对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系统的需求,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轨道车辆运行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需要监控的关键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制动状态、车门状态、温度、电压、电流等。

-确定各种参数的采集频率、精度要求以及数据预处理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查阅文献、调研相关标准规范、与行业专家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系统的需求,明确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和技术路线。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传输协议,并进行仿真验证。


3.系统实现阶段:根据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工具,进行车载终端和地面监控中心软件的开发,并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基于边缘计算的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系统架构:-将边缘计算技术引入轨道车辆车载远程监控系统,在车载终端侧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分析,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实时性。

-研究边缘计算节点与地面监控中心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和任务协作。


2.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车辆故障诊断算法:-构建轨道车辆故障诊断模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列车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和准确诊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响,王冬,王庆,等.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车辆远程状态监测系统设计[j].铁道通信信号,2023,59(01):85-90.

2.王超,张立强,王宁,等.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车辆运行状态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11):172-175.

3.马文凯,张晓光,李强,等.轨道交通车辆远程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综述[j].中国铁道科学,2022,43(05):116-1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