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能源,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煤层气藏地质条件复杂,渗透率低,传统的直井开发方式采收率低,难以实现煤层气的有效开发。
多分支水平井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煤层气增产措施,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渗流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渗流规律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在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煤层气藏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分支水平井结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近井渗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建立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近井渗流数学模型:基于质量守恒原理、达西定律和煤层气吸附解吸方程,建立考虑煤层气吸附解吸、基质收缩效应、应力敏感效应等因素的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三维渗流数学模型。
2.分析多分支水平井近井渗流规律的影响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分支井间干扰、分支角度及长度、煤层渗透率、基质收缩效应等因素对多分支水平井近井渗流的影响规律,揭示其作用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1.理论分析阶段:-研究煤层气藏的基本特征和渗流机理,分析多分支水平井的结构特点和渗流特征。
-基于质量守恒原理、达西方程和煤层气吸附解吸模型,建立考虑煤层气吸附解吸、基质收缩效应、应力敏感效应等因素的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三维渗流数学模型。
5. 研究的创新点
1.建立了考虑煤层气吸附解吸、基质收缩效应、应力敏感效应等多因素耦合的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近井渗流数学模型,更真实地反映了煤层气藏的实际情况。
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分支井间干扰、分支角度及长度、煤层渗透率、基质收缩效应等因素对多分支水平井近井渗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为多分支水平井的设计优化和生产参数的合理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3.将建立的渗流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现场实例分析,对研究区多分支水平井的生产动态进行了历史拟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研究区多分支水平井的开发方案进行了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香增, 秦勇, 张遂安, 等. 煤层气井试井解释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天然气工业, 2019, 39(6): 56-65.
2. 王志刚, 许彦鹏, 孙亮, 等.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变形煤体渗透率模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0, 49(1): 1-10.
3. 魏建强, 郭平, 姚军, 等. 煤层气井排采制度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 天然气工业, 2018, 38(1): 60-7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