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物料搬运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
传统的物料搬运设备,如叉车、行车等,存在着地面空间占用大、作业灵活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工厂高效、柔性、智能化的生产需求。
空中抬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料搬运设备,具有不占用地面空间、运动灵活、可跨越障碍物等优点,在智能制造、仓储物流、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空中抬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料搬运设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在空中抬车的结构设计、控制策略、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空中抬车系统需求分析:对空中抬车的应用场景、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空中抬车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空中抬车的机械结构形式、驱动方式、控制策略以及安全保障措施,完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步推进空中抬车的设计与开发。
1.理论分析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学习和掌握空中抬车的设计理论、控制方法和安全保障技术,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仿真建模阶段:利用solidworks、adams等软件建立空中抬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致力于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1.高效稳定的升降行走机构设计:提出一种新型的升降行走机构设计方案,结合轻量化材料和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空中抬车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运动效率。
2.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精确控制策略:研究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控制策略,融合视觉、激光、编码器等传感器信息,提高空中抬车的定位精度和控制精度,实现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3.多级安全防护机制:构建多级安全防护机制,包括机械限位、电气保护和软件冗余等措施,实现对空中抬车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防护,保障系统和人员的安全。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邵建立, 刘少军, 李秀娟. 基于plc 的柔性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j]. 机床与液压, 2020, 48(20): 154-157.
[2] 黄友锐, 王立平, 刘大为, 等. 基于plc 的桥式起重机防碰撞系统设计[j]. 起重运输机械, 2021(1): 133-137.
[3] 孟祥凯, 王庆领. 基于stm32 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 2022, 39(23): 187-19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