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5 12: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如今生产方式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已不适合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在稳定产品质量和价格基础上压缩成本,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查阅大量的文献可知,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已经趋于完整,专家学者对于成本控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研究体系。然而一些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并没有系统地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某企业为例,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每月产量不同进而产生不同单位成本,若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使用的方法不恰当,那么可能造成浪费或库存积压,影响生产计划的制订甚至会影响企业利润。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使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 核算分析,探究标准作业成本法在此企业的适用性。这一研究可以提供企业关于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拓展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并且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构建成本控制体系,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盈利具有现实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以某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标准作业成本法在此公司的适用性,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描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初,学者们认识到成本控制的水平能够体现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运行的效果。通过企业资源再分配和建立相应制度监督成本控制的效果,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成本控制理论体系。Joseph A(2002 )[1]等构建了一种目标成本计算的框架,运用这个框架计算可将产品推向市场,完成计算需要,满足客户对质量、功能和价格成本的要求,以及公司的目标利润要求。Christian Ax(2008 )[2]提出目标成本的采用与竞争强度呈正相关,而与感知环境不确定性呈负相。Joshua Kneifel(2012)[3]提出作业成本法已经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份额的重要方面,新的生产力和质量改进策略有助于提高作业成本法在当今制造组织中的认知度,并为生产力和质量的管理提供合适的框架。 Amir H(2013)[4]把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划分为两类:増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即可以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非增值作业则相反。这样划分之后能使企 业管理者更加了解生产流程,对不增值的生产流程进行科学管理。Gmelin Harald(2014 )[5]阐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三大支柱,即产品数据管理、过程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对促进新产品开发和可持续性的集成产生的影响。通过目标管理法分析多个汽车企业的经营现状,得出成本控制影响企业发展结论。Josef Voros(2016)[6]研究了在一定的环境生产下,库存成本、采购成本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通过建立生产模型将成本降低,计算得出最佳库存的数值。Chih-Hao Yang(2016 )[7]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活动的作业成本管理核算深入研究,采用多准则决策方法来帮助管理者将环境成本纳入决策过程之中。Philip R(2017 )[8]提出了酒店业也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来提升竞争优势,并分析了品牌化对酒店收益的影响。Hala,Elias(2018 )[9]等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巴林王国私立大学图书馆中实施作业成本法管理,确定了成本动因和驱动因素,核算出准确的成本。这个结果有利于区分服务种类——增值服务和非增值服务,管理员需要注意非增值服务使管理更快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国内研究现状:

刁志波(2002)[10]在借鉴中西方标准成本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对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差异的账务处理、修改差异的处理、标准成本制度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适时制下的标准成本制度电算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于天牧(2003)[11]认为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对立的,找出两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之处可以创新出新的成本制度。2004年于天牧从两种成本法的理论基础,计算特点与计算程序,基本功能以及优缺点几个主要角度更深刻地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陈志祥(2004[12]等认为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供应链管理有相似之处,并研究了作业成本计算理论应用于ERP系统,使得ERP系统各子系统有更紧密的联系。钱英(2006)[13]等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基础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引导模型,给出了作业成本法的选择流程。提出了通用成本性态模型在应用上的改进,运用简化的多层贡献毛益法,对多层次作业成本模型进行了改进许彩燕(2009)[14]认为将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控制转化为以作业为中心的成本控制改进了标准成本系统 , 同时使得作业成本法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成本计算,还有利于成本控制 , 完善了作业成本法。李中昂(2009)[15]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如果没有建立整套作业成本系统的条件,可以对已有的财务成本系统进行改良利用。陈文娟(2010)[16]等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分析,认为标准成本规划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对成本的分析范围从生产制造环节扩大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使之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刘艳(2012)[17]研究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作业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建立了双重控制标准的作业成本控制系统,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施提供新思路。詹合霞(2013)[18]研究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体系,构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并构建了双重控制标准条件下的作业成本控制体系,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成本控制中。苏详(2014)[19]等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家电制造业中的应用,对ZX家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业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对其核心的作业成本核算进行了分析,为家电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一个新思路。刘钟敏(2015)[20]等通过三种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核算,标准成本法核算以及标准作业成本法核算,认为标准作业成本法吸收了两种方法的优点,使二者 的优势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刘芷含(2018)[21]研究了标准作业成本法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引入作业成本法,并对应用前及应用后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改善成本管理现状、优化成本控制,从而该行业其他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龚永亮(2019)[22]简单阐述了将标准成本方法融入到作业成本法中而来的标准作业成本法,改善了两种方法单独应用的不足。张玥(2020)[23]研究标准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餐饮企业的适用性,认为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会给餐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而精准的成本数据。郭建华(2021)[24]等分析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并对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具体包含要加强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资料,提升企业产品成本的真实性。标准作业成本法已经运用到制造业、汽车行业、医疗行业等大型企业中,形成丰富的实际案例提供借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1.12--2022.01进行课题相关的调研与文献论文的研究分析,明确选题的意义,学习与标准作业成本法相关的理论,确定要研究的行业以及,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2022.02--2022.04了解并熟悉企业运营中的成本项目,了解相关作业成本动因,获取相关间接费用和作业成本动因数据。

2022.04--2022.05运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数据进行仔细核算,给出合理建议,完成论文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joseph a,castellano,saul yaung.speed splasher:an interactive,team-based target costing exercise[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2.15-20.

[2] christian ax, jan grave,ulf nilson.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and uncertainty on the adoption of target co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volume 115, issue 1, september 2008, 92-103.

[3] joshua kneifel.speed splasher:an interactive,team-based target costing exercise[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12,(6):125-12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