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基于环容错学习的全同态加密算法研究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4-06-08 08:06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敏感数据被存储和处理在云端。

然而,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对云端数据的灵活利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全同态加密技术作为密码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全同态加密算法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文献[1]提出了基于格密码的全同态加密方案,并在云计算环境下进行了应用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深入研究全同态加密和环容错学习技术:详细分析全同态加密算法的定义、性质、安全模型和主要技术路线,深入研究环容错学习算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为算法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2.设计基于环容错学习的全同态加密算法:结合环容错学习的特点,设计安全高效的密钥生成算法、加密算法、同态运算算法和解密算法,并分析算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构建基于全同态加密的云环境下安全数据处理模型:结合云计算的特点,构建基于全同态加密的安全数据处理模型,实现对云端数据的隐私保护,并分析模型的安全性和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算法设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

深入研究全同态加密技术、环容错学习技术、云计算安全模型等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有全同态加密方案的优缺点,为算法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算法设计方面:首次将环容错学习机制应用于全同态加密算法设计,将环容错学习的优势与全同态加密的特性相结合,探索提高全同态加密算法效率和安全性的新途径。


2.安全性分析方面:采用形式化分析方法,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证明,确保算法能够抵抗已知的攻击手段,并分析算法在不同安全模型下的安全强度。


3.应用场景方面:针对云环境下数据安全需求,构建基于全同态加密的安全数据处理模型,并分析算法在安全云存储、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应用优势,为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徐梓航,王箭,王宁.全同态加密方案的优化研究综述[j].密码学报,2022,9(03):420-437.

2 李超,孙小超,李欣然,王晓峰,马建峰.云环境下基于属性的全同态加密方案[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23,60(01):76-87.

3 李顺东,张可,张建中,边辉.一种高效的云存储环境下全同态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21,41(04):1029-1034 104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