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获取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天气预报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基于web的天气预报系统应运而生,它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实时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丰富的天气预报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在天气预报系统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天气预报系统方面,中国气象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并开发了中国天气网、墨迹天气等一系列面向公众的天气预报网站和app。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天气预报系统,该系统将整合多源气象数据,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个性化的天气预报信息。
1. 主要内容
1.天气数据获取模块:研究如何从中国天气网、openweathermap等数据源获取实时和预报的天气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解析和存储。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期刊、网站等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系统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需求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用户对天气预报系统的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3.系统设计法: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数据库结构和用户界面,并绘制相关的设计图和流程图。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源数据融合:系统将整合来自中国天气网、openweathermap等多个数据源的天气数据,并采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个性化服务:系统将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关注的天气要素、历史浏览记录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天气预报服务,例如推送用户关注地区的天气预警信息、提供用户出行建议等。
3.数据可视化:系统将采用图表、地图等多种形式,将天气信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例如使用动态地图展示降雨量分布、使用折线图展示未来几天的温度变化趋势等。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红. 基于web的天气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 张三. 基于webgis的区域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3. 李四. 基于b/s架构的天气预报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5(10): 4-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