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20年来,在现代医学中,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无处不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像ct、核磁共振、介入放射等这些人们并不陌生的放射性检查,不断用于临床医学,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各大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的医用x射线装置的数量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医用x射线装置每天担负的工作就是通过x射线这双穿透的“法眼”来检查病人体内的各种异常。工程师、信息学家、数字家和医务工作者们一直在加倍的努力,使影像技术能给全人类带来健康和幸福。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医用x射线装置在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所以必须加强病人及医护人员的防护管理,有必要建立医用x射线装置的电离辐射数据库,对设备的电离辐射进行有效防护,并对设备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才能使x射线装置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把危害降到最低。
医用x射线电离辐射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医疗方面的发展,在各个医疗机构的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渐渐起到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对于大型医疗机构来说,电离辐射数据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管理系统的建立将直接影响机构的管理工作效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对电离辐射数据的高效管理只能起到微乎其微作用,管理也在逐步由人工管理向着自动化管理模式转变,电离辐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如何在现有环境下选择最佳的设备的监督管理模式,实现医疗机构的的信息化管理目标,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传统的管理医用X射线装置的方式是基本都是手工录入,产生大量的数据记录,这些管理方式在面对智能的装置管理系统只能望而兴叹。缺点如下:①体系封闭,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由于产生的数据冗杂,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更安全的电离防护,不能适应网络时代企业的要求;②信息单一、落后且缺乏前瞻性,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无法做到库存信息的实时动态处理、事前的预测并提出前瞻性信息;③对管理考虑甚少。 为用户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方便有效的服务和一种安全的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为了达到电离防护和有效管理的要求,设计了基于医用X射线的电离辐射管理系统。研究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课题是基于医用X射线的电离辐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前端和后台相结合而实现的。 系统界面友好,简单易用,易于维护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大大简化了管理医用X射线装置的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优化了管理,为各个机构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更安全的防护。 (二)预期目标 该系统将实现方便、快捷查询装置基本信息作为基本目标,并帮助各大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和环评单位通过该系统上传相关的设备信息和电离辐射检测结果。环保部门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各个医用X射线装置的各种基础信息和电离环境检测信息,从而对这些设备的电离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该系统在数据安全、可靠、真实的基础上,页面设计清晰、简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管理员,用户工号密码登录,增加管理员用户),医用X射线装置管理模块(位置环境),医用X射线装置电离环境信息管理模块(电离辐射检测结果)。该系统将实现方便、快捷查询装置基本信息作为基本目标,提供一种智能的、操作简单的、实用的基于医用X射线的电离辐射管理系统。高效的处理装置的基本信息、以及各种信息的录入、存储、删除等,有效的解决了数据杂乱,对比不明显等等问题,用户可以清晰的看到设备基本参数和辐射检测参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极大地增加了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电离辐射的防护和装置的管理问题。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电离辐射管理系统使用的是快速原型模型,与瀑布模型相反,项目初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构建一个可以运行的系统原型,之后向用户展示,由用户进行审核,提出意见,然后逐步丰富项目需求。当需求真正确定后,才正式进行项目开发。快速原型的优点是解决需求不明确带来的风险,适用于不能提前确定项目需求的项目缺点,不利于开发人员对产品进行扩展,克服了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为了提高医用x射线装置的管理效率,切实帮助机构或管理人员实现对装置的有效防护,并对设备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将设计出基于b/s的医用x射线的电离辐射管理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系统运用springboot和mybatis两大框架技术的整合进行系统的开发,免费、小巧、易用的mysql作为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则选择了开源的tomcat,intellij idea为前台开发工具,navicat和powerdesigner为辅助设计工具。
系统采用mvc设计模式。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的逻辑层和表现层是分离的,将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进行了分离。同时,它还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
4. 参考文献
[1] 耿祥义,张跃平.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1
[2] 李军国.软件工程案例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8
[3] 徐传运,张杨,王森.java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工作计划
(1)、 1月7 日至2月7日分析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学习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
(2)、 2月8 日至2月20日完成需求分析,开题报告初稿。
(3)、 2月21日至2月29日完善开题报告、进行概要设计。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