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因市场的庞大需求,各类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显然,市场的扩张并没跟上银行的新陈代谢,过剩的产能使得传统业务不再是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借贷业务方面,外地城商行的利率不会是本地城商行的对手,而大公司中间业务的扩张会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策略。我国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并设立相关业务部门,设置中收业绩指标。
在中间业务发展渐渐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拥有优秀中收产品的商业银行往往能获得十分可观的超额收益,在巨大竞争压力环境中占得优势。本文将利用现有优秀中收案例与现代商业银行理论结合,寻找中间业务的潜在规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现存金融环境下,可否利用这种规律设计出合理的中收产品或者对既有产品进行补充,寻找到适合本行和客户的关键份额。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加深对无自有资产投入产品的认知,提升中收市场份额可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绿色资产,从而在扩张市场份额的同时,优化市场资产结构,提升市场总体信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金融产品的制定不可脱离市场环境,中间业务的诞生便是市场所需,而收益率可观的案例仍具有借鉴意义,在理论成果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创造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是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从商业银行出发,拓宽角度的观察中间业务,在其基本现状、业务分类的现实基础中深化理论成果,寻找共性规律。在与资产业务的对比分析中认识其与传统业务的联系区别,给出与传统业务相结合的优质盈利方案。
拟解决问题:
1、国内中间业务分类模糊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我国金融环境的不断开放,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拓宽,但由于地区环境的差异性,使得其在运行机制和业务内容上不尽相同。由于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和分类经营的体制,我国的商业银行有着更明细的中间业务分类,但在产品种类和产品设计上受到了限制,再加上十分系统的税收和金融体系,国外的中间业务产品更加丰富,超前于国内。国外精益于中间业务的拓展研究,国内专注于传统业务的发展,因此,国外的中间业务营收比例远大于国内,中间业务已经是外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主营业务之一。
1、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的银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不能参与中间业务的开展,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有所改观。随着金融学的兴盛,国内许多学者都参与了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研究,其主题内容涉及到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转型、前景分析、风险规避、与国外银行的比较等几个方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方案和意义
2、商业银行基本情况及业务介绍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卞志村.金融学[m].人民出版社,2018
[2] (美)斯蒂芬a.罗斯.公司理财[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