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关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所以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十分重要;其次,关于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的相关学术文章并不多,本文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这一角度来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其次,本文所研究的结论对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做出微小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是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效应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银行微观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keeley(1990)提出了当银行处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内,此时会导致银行对未来的经济环境过于乐观,从而降低对于发放贷款的审查,这就导致了坏账发生的概率增加,银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dell′arriccia (2005)提出在低利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更稳定的现金流,更多的收入。于此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作为抵押品的资产价格上升,并且银行的融资成本同样也会降低,这些都会使银行会更愿意向企业发放贷款,从而提升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rajan(2009)的研究表明,当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升货币供应量,市场的利率下降,此时公众将不再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但是吸收公众的存款作为银行负债端最基础的项目,这直接影响了银行的利润来源,为竞争客户,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但是贷款利率趋于固定,这种竞争压缩了银行的存贷利差,此时银行为了盈利,往往会提高对于风险资产的配置,从而提升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buch(2011)提出货币政策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产生影响,但并不会对所有的金融机构产生影响,只会影响单独某个商业银行,其中中小银行受货币政策影响最为明显。altunbas et al.(2010)提出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如果央行未来宽松的货币政策被商业银行预期到了,那么商业银行即使在经济衰退期同样会增加自身的经营风险,因为商业银行知道监管机构一定会采取措施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所以商业银行会主动增加自己的风险承担水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月1日-2022年1月20日搜集和阅读文献,确定框架
2022年1月21日-2022年2月10日 确定文章的理论基础
2022年2月11日-2022年3月1日 搜集文章需要的数据,并且经行实证分析
5. 参考文献
[1]michael c. keeley. deposit insurance, 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 80(5):1183-1200.
[2]dell''''ariccia, g. , and r. marquez, 2006, “lending booms and lending standard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61, no. 5, 2511-2546
[3]diamond,d.w. and r.g.rajan,2009,“illiquidity and interest rate policy”,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519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