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8220;改革开放#8221;起,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经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攀升。按照我国金融业的服务对象划分,我国金融可分为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城市金融无论是在政策因素上,还是在自身水平上,它的发展水平都明显优于农村金融,从而导致我国城乡之间在金融水平上的差距巨大。为了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稀缺,提供金融服务及其质量上的有限与不足,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 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同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而在2007年,我国农村开始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自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已推行有7年多,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们的发展现状如何?其中又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与风险?今后这些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战略又该如何?这就是本文即将探讨的。 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以及业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流通渠道不畅、资金外流、农民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多方面的压力。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经营者与管理者,对其经营及管理风险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而这些新型金融机构更是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起步较晚,相关法律的空缺也使得新型金融机构的运行和持续发展潜伏着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我国新型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的意义及发展战略 1.引言 2.文献综述 3.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发展迅速 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规模的扩大 4.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原因 4.1 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原因 4.2 农村经济自身原因 5.我国新型金融机构的意义 6.现在新型农村机构面临的风险 6.1 外部风险 6.1.1 信用风险 6.1.2 政策风险 6.1.3 监管风险 6.2 内部风险 6.2.1 操作风险 6.2.2 内控风险 6.2.3 流动性风险 6.2.4 盈利风险 7.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今后的发展战略 7.1 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环境 7.2 健全我国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农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建设 7.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7.4 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联动监管模式的建立 7.5 改善激励机制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地发展 7.6 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健全风险控制和分散机制 7.7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8.结束语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了解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 2.了解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原因 3.阐明我国新型金融机构的意义 4.认识到现在新型农村机构面临的风险 5.进一步分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战略手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型金融机构的研究,他们认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具有独特优势,Berger和Udell(2002)指出,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组织结构小而精密,管理层次较少,能够较好的解决代理问题。Scott(2004)、Carter和McNulty(2005)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和社区银行在搜集利用软信息、培养与客户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对政府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讨论中,Stiglitz(1981)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有必要采用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的非市场措施。Hardy and Holden(2003)认为政府对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规范负有责任,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发展进行支持与监管。
国内研究: 刘卫柏(2012)认为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对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路径和格局进行重新定位,使其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金融机构覆盖率低、资金来源单一、竞争不充分、风险集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蒋定之(2010)认为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在需求,也是农村地区的迫切愿望。 我国农村新性金融机构起步晚,自然研究起步也晚而且很不完善。在村镇银行的风险方面,王修华、贺小金、何婧(2010)从制度约束层做了研究,并指出村镇银行发起主体过于单一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支持不完备可能导致部分村镇银行存在潜在风险。在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方面,李修平(2009)的研究认为,公司运行风险和农业金融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风险,资本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又是公司运行风险的所在。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廖继伟(2010)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定位不清,经营水平低,风险控制能力弱,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前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列好写作的提纲。 2022年12月30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2022年3月19日前 完成论文的初稿,等待老师的指导,并作调整、修改。 2022年5月6日前完成论文的初稿的修改,等待老师的指导并作调整修改。 2022年5月10日前 提交论文定稿版
|
5. 参考文献
[1] 刘卫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12(12) [2] 王修华、贺小金、何婧.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 农业经济问题.2010(8) [3] 李修平.#8220;只贷不存#8221;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2) [4] 廖继伟.新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0(7) [5] 张传良.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及其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6] 周文平、周素彦.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激励机制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12) [7] 周孟亮、文春晖、孙良顺.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联动监管模式设计--一个博弈视角下的分析框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8] 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2013 [9] 王飞.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机制研究[J].青岛大学.2014 [10] 邓先骐、殷蕾蕾.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4(11) [11] 王鹏宇.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14 [12] Bergen A.N. and G. F. Udell.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J].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12: 32-53 [13]Daniel C. Hardy and Paul Holden. Microfmance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policy[J]. The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2003.6:147-158 [14] Scott Jeremy C. Small business and the value of community financi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004.25: 207-230 [15] Carter David A. and James IJ. McNulty. Deregulation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business-lending performance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 Journal of Bankingamp;Finance.2005.5:1113一1130. [16]Geda, A.,A. Shimeles, D.Zerfu. Finance and Poverty in Ethiopia: A Household Level Analysis[R].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2006.RP2006/51.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