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3月 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报告中,分别提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包括:分享经济、海外仓、互联网 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物流、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消费金融八大行业关键词。
农村电商作为关键词之一被提名,表明互联网已经深入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农村市场成为电商战略发展的新重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在互联网使用覆盖面扩大以及农业生产发展中开始广泛使用互联网优势的现实基础上,深入分析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农业农户进行生产生活以及支撑生产生活的资产配置带来的影响。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一、导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构建等。
二、将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结论及分析成果进行辩证分析和综合性讨论。
三、分析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对农户金融风险资产投资配置的作用机制与研究核心假说,提出农户金融投资受互联网使用影响的深层次结构网络。
四、选取核心变量对互联网和农户金融风险资产配置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模型构建。
五、对以上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及建议启示,对往后互联网发展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大方向提出见解。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探讨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在农户中使用现状;
②选取影响农户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互联网兴起十多年来对于农户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
③得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户进行金融风险资产投资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世纪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金融与数字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了拉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我国国内城乡之间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差异化局面,为农户资产配置的优化发展提供了宝贵动力。在城乡不同水平的投融资问题上,打破了农村居民投融资发展所面临的资金
限制,极大地加快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
(1)国外研究现状
针对农村金融资产配置背后的问题,QiHuang(2021)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不完善、农村信用量不足是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而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以低成本、宽覆盖、高效率著称,降低交易成本,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等潜在问题,扩大了对更多中国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贷款。MohamedTorky(2020)提到了到 2030年将区块链与物联网集成的五大预测。其中一条是大多数政府将在大部分(也许全部)金融交易中依赖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中,到 2030年,区块链将更为增强数字经济交易。他也提到了“农业数字”一词,其中的两个核心子系统:“金融”,通过它,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虚拟货币转移都可以进行。“汇款”,通过它,发给农民的实时汇款可以被转移。这也在资金形式上改变了农户金融风险资产的结构与成分。
(2)国内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村地区发展的可行性方面,柳松(2020)指出,随着 2013年“宽带中国”等战略的提出与兴起,中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实现了快速与发展普及。同时第 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及《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提出都展现了各国通过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为
各阶层提供便捷、低廉、安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科学性;苏岚岚(2020)也指出,互联网技术以及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态势,快速渗透广大农村地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交销售等平台,凭借其跨越时空、对象均等、成本较低等独特优势,深度融入农户,生产,销售等诸多经济决策环节,深刻改变着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及行为结果。
在张景娜(2020)的观点中,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非农就业,影响农地转出,也能够通过降低信息费用、减少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农地转出。很可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在农地转出后,成员有更多闲暇时间用于上网家庭经济结构的改变,同时将闲余资金用于金融风险投资。使得农户金融投资配置得到改善。苏岚岚(2020)认为农户对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的使用,取决于使用收益、预期支付成本及潜在风险损失的综合比较。互联网的使用有效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不同信息流的融合碰撞有助于农户准确识别商业机会,及时获取创业资源,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最终提升创业绩效水平,
从而影响农户金融风险资产的配置。
柳松(2020)指出,互联网的使用大幅提高了个体的生产效率及收入水平。而收入又是影响农户信贷获得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户获得更多贷款,这直接改善了农户金融风险资产的配置情况。与此同时,李京蓉(2021)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在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金融需求往往面临借贷额度小,居住分散偏远,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等现实困境,数字普惠金融则跨越了传统金融的边界,将信用体系和大数据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打破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又依托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为贫困农户提供宽的增收渠道和间接增强其脱贫脱贫的“造血”能力,提高农户的融资增信水平,降低信息交易成本。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11.1-2022.12.31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2022.1.1-2022.1.20实地调研、提交资料、整理分析
2022.1.21-2022.3.31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2022.4.1-2022.5.31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
2022.6.1-2022.6.30提交论文定稿版,准备答辩
撰写方案
1.检索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形成文献综述并撰写开题报告;
2.搜集互联网金融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投融资的相关风险案例;3.进一步搜集、阅读文献和相关资料,做好相关的记录,拟定论文提纲;
4.根据拟定的论文提纲写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柳松,魏滨辉,苏柯雨.互联网使用能否提升农户信贷获得水平——基于 CFPS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07):58-72.
[2]苏岚岚,孔荣.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户创业增益了吗?——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0(02):62-80.
[3]张景娜,张雪凯.互联网使用对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来自 CFPS的微观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0(03):57-77.
[4]李京蓉,申云,杨晶,陈効莉.互联网金融使用对农户多维减贫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 论坛,2021,36(05):104-118.
[5]李 绍 平 ,秦 明 ,董 永 庆 .数 字 普 惠 金 融 背 景 下 的 小 额 信 贷 与 农 户 收 入 [J].经 济 学报,2021,8(01):216-234.DOI:10.16513/j.cnki.cje.20210309.001.
[6]周小敏.“互联网 农业产业链”融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宝应县“田田圈”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224-229.
[7]张 海 燕 .数 字 普 惠 金 融 对 农 户 收 入 结 构 影 响 的 异 质 性 研 究 [J/OL].统 计 与 决策,2021(24):152-156[2022-01-08].DOI:10.13546/j.cnki.tjyjc.2021.24.033.
[8]祖 兆 林 . 为 畜 牧 业 引 入“ 金 融 饲 料 ” [N]. 中 国 银 行 保 险报,2021-12-23(007).DOI:10.28049/n.cnki.ncbxb.2021.004643.
[9]李方敏,洪晨翔.互联网金融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影响研究——基于生猪养殖业数据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1,41(24):147-149.DOI:10.19754/j.nyyjs.20211230038.
[10]罗军林.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数字金融服务可及性研究[J].农业经济,2021(10):22-24.
[11]杨 姗 .互 联 网 背 景 下 农 业 金 融 发 展 思 路 探 究 [J].山 西 农
经,2021(17):182-183.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17.080.
[12]郭丽华,马蕴菲,王勇,刘梦岩.互联网金融促进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发展的SWOT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25):125-127.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25.041.
[13]孔欣怡.“互联网 农业”金融平台研究概述[J].新农业,2021(19):72.
[14]张蓉萱.后疫情时代互联网金融与农村发展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14):264-266.
[15]张燕,侯启玲.“区块链 农业众筹”:创新、风险及其法治监管[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137-145 184-185.DOI: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6.
[16]郦浩成,闻人泱泱,李乐萍,徐畅.小微农企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构建互联网订单融资平台为例[J].中
国商论,2021(01):105-108.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01.105.
[17]潘荣根,韩兰华,汪桥.互联网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20,42(06):110-113.DOI:10.13831/j.cnki.issn.1672-8254.2020.06.020.
[18]QiHuang.StudyonRuralFinanceAgainsttheBackgroundofInternetFinanceinChina[C]//Proceedingsof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economicsandlaw.,2021:106-110.DOI:10.26914/c.cnkihy.2021.040497.
[19]Yang-yang ZHENG, Tie-huiZHU, WeiJIA,DoesInternetusepromotetheadoption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videncefrom 1449farm householdsin14Chineseprovinces,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Volume 21, Issue 1,2022,Pages282-292,ISSN2095-3119,https://doi.org/10.1016/S2095-3119(21)63750-4.(https://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311921637504)[20]WenTao,LiangZhao,GuangwenWang,RuobingLiang,Review oftheinternetofthings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insmartagricultureandchallenges,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Volume189,2021,106352,ISSN0168-1699,https://doi.org/10.1016/j.compag.2021.10635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69921003690)
[21]MohamedTorky,AboulEllaHassanein,Integratingblockchainandtheinternetofthingsinprecisionagriculture:Analysi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Volume178,2020,105476,ISSN0168-1699,https://doi.org/10.1016/j.compag.2020.105476.(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6991932432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