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2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长期以来产业集聚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集聚的重要类别。

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8220;十二五#8221;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现状以及测度方法:(1)近年来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测度标准以及完善的评价体系。

(2)测度方法: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hirschman a o, 1958)、空间基尼系数等(krugman,1991)2.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1)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处于增长的状态,集聚状态有所增加,但是与上海等城市还有着一定差距。

(2)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正在逐渐优化但是比起欧美国家仍有着较大差距(3)目前占gdp的比重依然不高,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beyers(1993)等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分别进行研究得出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中在发达的大都市区。

illeris s和sjoholt p 研究了北欧各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表明70%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各国首都和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区。

以上学者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研究了它的集聚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1.30,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2022.12.1-2022.1.10,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2022.1.11-2022.3.18,中期检查2022.3.18-2022.4.30,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最终定稿,填写相关表格,提交各项材料; 2022.4.30-2022.5.25,仔细阅读已完成的论文及相关资料以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王晶晶,黄繁华,于诚.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3:48-58.[2]张译匀,刘大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4,14:134-136.[3]金飞,陈晓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24:122-125.[4]余泳泽,刘大勇,宣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外溢效应及其衰减边界--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6,02:23-36.[5]陈红霞,李国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影响[J].经济地理,2016,3608:113-119.[6]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04:83-95.[7]盛龙,陆根尧.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3,05:115-129.[8]吉亚辉,杨应德.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01:1-5.[9]沈沁.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商论,2012,09:57-60.[10]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工业大省粤苏浙鲁的实证[J].当代经济,2012,19:134-137.[11]金飞,孙月平.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测度与比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5:35-41.[12]戴庆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产业经济研究,2008,04:66-71.[13]程中华,李廉水,刘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7,3503:364-371 378.[14]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08.[15] Poter M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e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