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需求与供给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需求冲击指的是经济体中影响到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事件,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而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宏观经济对总需求变动的反应,由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来表示。一般而言,增税与减税、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政府支出的增减等需求冲击会对总供给造成影响,疫情造成的需求冲击直接影响了社会总供给的减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实际数据的整理,具体分析需求冲击对总供给斜率的影响。
需求冲击分为货币冲击和财政冲击两类。关于货币冲击,在短期,货币政策有效,将会导致产量上升,就短期来讲货币是非中性的。而长期,名义工资和价格吸纳了货币冲击的一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产量不产生影响,因此就长期来说货币是中性的。关于财政冲击,在短期,财政政策有效,在既定在价格水平下,总产量水平逄升。在长期,名义工资和价格吸纳了财政冲击的一切影响,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对产量不产生影响。
中国经济区域特征明显,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活水”对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融资总额,是重要的金融参考指标,反映了地区金融对地区经济的关系,从全社会资金供需的角度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连接在一起,社会融资规模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能够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动。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需求冲击。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因此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总供给。本文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去研究江苏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梳理宏观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相关理论,包括不完全信息模型等;
(2)衡量需求冲击以及通过江苏近十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分析需求冲击的特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罗伯特卢卡斯的研究,价格水平由总供给变化决定,名义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存在自然产出率。总需求冲击对真实产出产生即期影响,根据自然率假说,需求冲击波动越小的国家,真实产出效应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周期波动波长拉大趋势明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提升。江苏经济周期波动都属于增长型周期,经济增长率均大于零,gdp绝对量并未出现下降,近年来只是增长速度放缓,表现出新的长期态势和波动特征。
从需求侧角度进行研究,消费扩张短期内并不会引起经济波动,但中期有助于促进江苏经济增长,长期看消费对经济波动有一定的熨平作用;投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有助于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回升,但正向影响持续时间较短,也容易加大经济波动幅度;江苏作为外向型省份,经济波动受外贸影响较大,短期净出口扩张会迅速提振经济,但中期又迅速回落并上下震荡,净出口波动并不利于江苏经济的稳定增长。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3月底前,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5月底前,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陈柳,程俊杰.全球经济复苏状况对江苏产业发展的影响[j].唯实,2021(09):22-23.
[2]aksel erbahar. correction to: two worlds apart? export demand shocks and domestic sales[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21(prepublish):
[3]周明月.江苏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0):63-6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