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生计下的流动人口城镇购房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1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居有所安”是中国人自古的追求之一。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流动人口群体也日渐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然而,城市中过高的房价让流动人口难以在流入地安家落户,在外拼搏的同时也会持续考虑回迁出地发展的可能,不得不选择成为在进行购房决策时同时考虑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两栖的流动人口。在迁出地买房,对劳动力而言无疑是无奈之举,限制了流动人口个人与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

2、选题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我国流动人口动态检测调查数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多元回归的方式,探究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地缘差异、家庭与劳动力自身资源禀赋、相关地区政府购房政策等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购房决策的影响机制。

2、拟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合而言,有结果如下:1、超大城市中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普遍偏低。2、在迁移距离上,关于流动人口是否愿意在迁入地购房,各种研究间结果差异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购房意愿这一问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差异。3、在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区位条件上,我国东部地区流动人口流入地城镇购房意愿最低,而流出地城镇购房意愿最高;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则是流入地城镇购房意愿最高,但流出地购房意愿最低,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购房意愿则介于两者之间。4、迁移者个体禀赋条件对其购房决策有较大影响。具体而言,部分迁出者主观上存在回乡养老、工作、投资的想法。客观上也存在一部分劳动者因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年迈,或是能力不足等原因而难以在大城市继续生活这样的客观原因而不得不返乡务工。5、从政策看,保障性住房等相关配套政策对流动人口在迁入地落户有推动作用,且在我国东部城市作用明显,而中西部城市则效果有限。同时,保障性住房周围配套设施、距离市中心距离等影响因素对其购房意愿也有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10月-11月开题

阅读相关文献,收集资料,整理思路,确定论文题目和写作重点,并完成文献综述

第二阶段:2022年11月-12拟定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胡雪萍,康远志.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与城市定居意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1,37(19):76-79.

[2]于溪,王梦园,董欣,陈欣,路金霞.城中村流动人口搬迁趋向性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1(08):10-16.

[3]陈星宇.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基于文献的视角[j].经济师,2021(08):1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