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南通,世界闻名的“纺织之乡”,是近代纺织工业的摇篮。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就位于南通市,它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叠石桥家纺业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到位。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新环境,面对WTO运行规则和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家纺业产品提出的要求,面对世界游离资本快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新机遇,叠石桥家纺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篇文章通过对南通市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进行SWOT分析方法分析其优劣势,并进一步分析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得出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再结合发展目标探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对欧美国家出口可以采取的竞争战略。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其机遇和挑战;
2、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核心竞争战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不少于1200字) 进入90年代以来,纺织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其发展中心已由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作为世界纺织大国的中国一直备受世界的关注。1994年,我国纺织品已经跃居世界纺织品出口排名第一位,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约占世界各国总出口量的4/1。 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2004年第103号公告:《纺织品服装协议ATC》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贸易体制将转变为自由贸易,取消原先的WTO内各国成员的纺织品配额限制。长达四十多年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意味着我国家用纺织品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在国际家纺市场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国外的家纺品牌也可自由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竞争,行业发展竞争和机遇并存。 王梅珍、刘雪燕(2004)在《后配额时代我国家纺行业发展对策》中指出我国家用纺织品总体水平相对落后,很难与国际家纺品牌所抗衡,应从人才培养、传统文化挖掘、重视品牌运作、开发功能性纺织品等方面加速发展。 张巧玲、刘爱华(2006)介绍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市场现状,传统的消费习惯制约行业的发展,家纺企业规模小,产品缺乏创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后配额时代家纺业的特点,提出家纺行业的发展应重视品牌运作、增强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应对后配额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并建立有序竞争环境。 许多国内学者都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他们分析了叠石桥纺织产业的优劣势。 吴明圣(2009)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南通叠石桥纺织业集群发展竞争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他指出,多年来叠石桥纺织业依靠原料资源和劳动力充裕等优势,发展成为在江苏以至全国有较高声誉的纺织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叠石桥纺织产品生产效率指数与企业集聚程度指数都在逐年上升,而其他指数没有逐年上升或下降的规律;随着纺织产品生产效率与企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企业集群竞争力综合指数也在上升;研发经费投入比例明显偏低,最高也不过是0.28%;叠石桥国际家纺城集群竞争力是逐年上升的。从与绍兴的横向比较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集群竞争力无论从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地均产值、销售理论率和研发经费投入来说都处于劣势。作者同时指出,只要确立好良好的战略规划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叠石桥国际家纺城集群一定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孙皆豹(2010)在对南通叠石桥纺织产业集聚的演变过程、现状及发展特点介绍的基础上,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机遇及政府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叠石桥纺织业集聚竞争力。作者指出叠石桥纺织产业具有的发展优势条件:发达的交通系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足先进的技术设备。 还有部分国内学者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吴红光(2003)分析了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他指出,我国纺织业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一是比较丰富的纺织品自然资源,棉花产量稳居世界之首,麻纤维制品占世界总量的99%,蚕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5%;二是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作者分析,从长远看,我国纺织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不会改变,但劳动成本优势会有所减弱,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工资、高福利必然会提出要求。 金鑫(2011)列举了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层次偏低、才能出现结构性过剩、品牌推广力度不够、用工紧张且劳动成本提升、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作者指出应强化产业引导、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技术研发、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并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 部分国内学者对解决纺织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竞争战略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黄李花(2008)指出南通纺织产业发展的国际背景是纺织产业国际转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绿色技术壁垒突出、消费需求多样化、装饰及产业用纺织业发展空间大。在此背景下,南通可借鉴上海纺织、苏州、无锡等地的发展策略进行改进,采取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纺织工业信息化;积极培养和引进纺织工业急需的人才;加快企业改革,促进产品、名牌、名企三位一体;实习名牌战略;实行“环境标志产品 环境管理体系”的双绿色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措施提升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 施刚(2010)提出,南通纺织业调整有生产能力过剩下的调整、升级换代式的调整、增量与存量相结合的调整、新科技革命带动的调整以及开发式的调整。南通纺织企业可通过以下策略把南通纺织业做大做强:缩减产品系列,通过集中化确定企业竞争力;采取转移策略,实现先行差异化;采取市场空隙战略,形成竞争优势;采取行业协作战略,形成行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学术界运用三大基本竞争战略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对外出口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还不够丰富,仍然存在大量的研究空白。国外学者自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三大基本战略时,就已经运用三大基本战略对家用纺织品对外出口的情况进行研究了。 许多国外学者都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他们分析了叠石桥纺织产业的优劣势和一些存在的问题。 Ting Chi(2010)利用竞争战略五力模型,将将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引入模型,研究了1996-2006年间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对15个主要交易国的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最后得出结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本土纺织企业在国际上存在较大竞争力。 Park Y,AndersonK.(2011),运用定性分析法,指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由于产能不够,所以导致当时家用纺织品产能过剩。他定性分析了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家用纺织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指出其优势在于纺织机械产业和电子产业发达,纺织产业后备力量足,其设计和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而其弱势在于资金链不敌欧美和东南亚国家。 Thomas Vollrath(2015)分析了叠石桥国际家纺城1992-2000年家用纺织品出口的市场份额,分析其正在失去市场份额,而另一些供应商正在增加他们的市场份额。同时分析了欧盟、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来源国,研究表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很容易受已确定的格局和相邻的地理条件的影响,以及工业化国家对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有配额的国家来说进口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许多国外学者对解决叠石桥家纺城对外出口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竞争战略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Jun Yi Chen(2011)就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出口国外纺织品的增加对其他国家出口纺织品价格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出口的竞争战略必须多元化,以三种基本战略为指引,否则过度的打击对手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而会使所在领域的各个企业面临普通低利润或者亏损的局面,最后出现双败、多败的局面。他也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首先是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加大科技的投入从而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自身应该对自己的家纺产品进行差异化设计,设计出不同于市场上其他国家产品的特色;同时家纺协会、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引导,构建优秀的家纺管理人才体系,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家纺市场的对外出口。 Marco Chi Keung Lau(2012)研究了叠石桥的纺织产业部门,认为其纺织企业的兼并重组会有利于抵抗贸易壁垒,并使本国纺织品消费者受益。M.C. Wong(2012)通过构建和回归模型认为若贸易壁垒逐渐消失则发展中国家将成为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领导者。 Humoyun Qodirov(2018)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出口的竞争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外部环境因素良好,应积极实行成本领先战略,采取价格战、品类战来建立其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均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纺织品出口的竞争战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大基本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最早是在1980年《什么是战略》一文中,“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先生首次区分运营效益与战略的关系,并指出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战略,即做到与众不同,而非做得更好。波特指出,战略就是企业要形成一系列独具的运营配称,在产品、服务、渠道、顾客需求上做到与众不同,创造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三大基本竞争战略中的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需要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需要企业将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做到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竞争战略的选择一定要结合纺织品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综合考虑从而制定适合纺织出口业务发展的竞争战略。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结构理论,企业最关心产业内的竞争程度。一个产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分别为潜在的产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本产业竞争程度及其盈利能力。在这五种竞争力量中,有些是现实存在的,例如在本产业中的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些是潜在的,例如新进入者可能还没有对产业内现有企业构成直接的威胁,但未来新进入者可能成为现有企业所要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每一种竞争力量的强弱程度取决于产业内在结构因素。五力模型要求家纺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同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潜力,以及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目前国际市场纺织品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积极发展家纺产业出口;同时家纺企业应该关注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但是目前市场上对于家用纺织品的替代可以说是很难实现的;家用纺织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是家纺企业出口竞争战略制定的参考因素。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的或国际的,竞争规律都将体现在这五种竞争的作用力上。因此,波特五力模型是家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利用的战略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1]吴明圣.南通纺织业集群发展竞争力评价[J].科技信息,2009,(30):98-99. [2]孙皆豹.南通纺织产业集聚竞争力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吴红光.纺织业应适时调整贸易政策[J].中国经济信息,2003,(5):42-43. [4]金鑫.南通纺织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江苏纺织,2011,(12):12-13. [5]黄李花.南通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施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南通纺织企业战略选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43-45. [7]赵越春.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8]刘惠态.S进出口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9]王晓光.辽宁时代服装进出口公司的竞争战略[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10]汪青松.基于知识管理的HZ家纺公司竞争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刘剑.广州市纺织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的竞争战略以及实施[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2]孙晓.中国家用纺织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姜河.JF服装进出口公司的竞争战略[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金苏.WHY纺织品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刘志峰.出口型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低成本竞争战略研究[D].陕西: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曹晶晶.工贸型纺织品出口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陆颖.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动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8]吴敬.基于南通家纺业的艺术染整家纺设计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刘碧芸.江苏南通纺织业出口形势、问题及对策分析[D].江苏: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0] Humoyun Qodirov. Strategy of Actionof Uzbekista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of Textile Products[J]. Journal ofAccountingamp;Marketing,2018, 4(5): 871-875. [21] Jun Yi Chen. Strategy Research onTextile and Garment Export in Jiangsu Province[J]. 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2011, 10(28): 225-226. [22] Belay Seyoum. Trade liberalizationand patterns of strategic adjustment in the US textiles and clothingindustry[D]. State of Michigan: Andrews Univ, 2017. [23] ThomasVollrath. The Changing World Network of Trade in Textiles and Apparel[D].Boston: Boston Univ, 2015. |
4. 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首先,简要介绍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如通过swot分析,对其做出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出其核心竞争力,依据战略目标,对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对欧美国家出口业务可以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探讨,最终找出适合其发展的竞争战略,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步骤。
本文主要框架:
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5. 工作计划
1)查阅我国纺织业出口情况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