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态势,这种融合趋势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对处于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我国经济的发展、转型与竞争力提升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及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两者之间融合发展的因素的分析,来探索出加强我国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现状分析(1)我国制造业现状分析(2)我国生产服务业现状分析2.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拟解决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偏低,对服务业需求不足的问题,从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2.拟解决由于企业缺乏控制能力,无法应对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竞争格局、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Araujo和Spring(2006)指出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与其说是基于产品导向或服务导向,不如说是基于混合了产品和服务要素的复杂组合导向,并指出制造与服务融合使得生产结构出现了重组的趋势。夏杰长等(2007)以北京市为例指出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要通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进行推动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上外向辐射来进行。刘鹏和刘宇翔(2008)从企业价值链的分解和整合来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是通过价值链的价值转移来实现的。夏杰长(2012)提出,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专业分工,推动服务业垄断行业改革,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同时从调整税收政策、加强信息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创新上为二业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22年12月,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年2月-3月,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并保证格式符合要求,填写论文中期检查表、任务书等,上交论文初稿和英文翻译稿及原件,进行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xiuzhen lia.upgrading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wo-sector analysis based on the facilit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2011,10:307#8211;312
[2]樊秀峰,韩亚峰.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
于价值链视角. 国际经贸探索,2012,28(5):4-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