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
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省引进外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当前学者们的研究多分布在纵观全国外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新发展格局下宏观的发展前景,而新发展格局之下原本以“出口导向”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江苏省如何在新时期利用外资实现高质量发展却没有被系统和详细具体的分析过。本文将从当下国内国际大环境影响江苏省吸引外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出发,研究诸多因素对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能为新格局下江苏依托自身优势以及大环境优势,合理面对可能存在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并期能够佐证已有研究。
(二)现实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引言:综合研究当前新发展格局下,江苏通过引进外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2、文献综述:分析近几年来的学者们对“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利用外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哪些方面。本文利用swot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弥补当前研究的哪些空白或者提高已有相关研究的综合性和现实性。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文献综述;②关于利用外资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的文献综述;③关于江苏外商投资的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文献综述
李震,昌忠泽,戴伟(2021)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双循环联动发展成为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不二选择。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战略选择依托于国内市场的一系列新特点,罗重谱,李晓华(2021)认为中国的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具有体系完整、层次丰富、高速增长、持续升级的特点。从国内大循环来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国内国际双循环来看,超大规模市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坚实基础。
新发展格局还为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2021)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将形成更加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为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夯实基础,逐渐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被释放。杜运苏,张为付(2021)认为新发展格局下面临的挑战有:逆全球化思潮泛起挤压国际循环空间,对内开放不足抑制“双循环”中的内循环,出口转内销机制障碍阻碍两个市场融通,核心技术缺乏限制外部市场高质量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01月1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2022年01月11日----2022年2月11日——数据搜集、自学swot理论模型,计量模型检验并进行数据处理;
3、 2022年02月11日----2022年03月25日-----完成初稿及修改工作;
5. 参考文献
[1] 翟仁祥.空间集聚、区位选择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空间计量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21):39-49.
[2] 罗重谱,李晓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j].学习与探索,2021(11):89-98 192.
[3] 杜运苏,张为付.“双循环”战略下对外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1,27(05):47-51.doi:10.19831/j.cnki.2095-7394.2021.05.00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