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公交枢纽站作为乘客集散、交通换乘的重要节点,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公交枢纽站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结构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开展公交枢纽站安全性评价研究,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公共交通安全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公交枢纽站安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识别、安全评价、应急管理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交枢纽站安全风险分析:-系统分析公交枢纽站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包括火灾、恐怖袭击、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员踩踏等;-运用合适的风险识别方法,如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故障树分析法(fta)等,识别公交枢纽站的主要风险因素;-对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2.公交枢纽站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涵盖人员、设施、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多层次公交枢纽站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模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公交枢纽站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案例分析阶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交枢纽站作为案例,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案例公交枢纽站的运营现状、安全管理措施等;-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案例公交枢纽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供参考。
3.定量分析阶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等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公交枢纽站安全性评价模型;-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案例公交枢纽站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指标体系构建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在充分考虑公交枢纽站安全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涵盖人员、设施、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全面、科学地反映公交枢纽站的安全状况。
2.评价模型构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结合公交枢纽站安全性评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评价工作。
3.安全管理建议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针对案例公交枢纽站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建议,为提高公交枢纽站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健,张晓东,李永芳,等.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客流拥挤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10):11-19.
2. 王龙,徐瑞,谢琦,等.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矿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j].煤炭科学技术,2019,47(02):222-228.
3. 王政,刘洋,王猛,等.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02):575-58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