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骨组织的修复重建是一种有序、耦联的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
中医在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促进骨合成和矿化沉积方面,有着已沿用多年的成熟复方合剂,中药因其天然的药源性,使用较为安全、低不良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新型药物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天然产物的开发和利用。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需要以姜黄素为主体,研究各种不同的金属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姜黄素螯合而成的金属螯合物,因此需要通过多次实验,并对所得产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比姜黄素本身增强其药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程度,对比姜黄素对骨骼系统的影响,研究其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成骨能力和抗菌活性等方面的强弱。
在此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进行实验,也需要对同一种金属进行不同配比的多次实验,在此过程中筛选最适宜的金属及其配比。
姜黄素的金属离子螯合物制成后,还需要进行静电纺丝与一系列细胞实验,需要将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螯合物通过静电纺丝制成不同的生物膜,并依次进行细胞实验,从中找到最适宜的使用浓度。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引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新型药物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天然产物的开发和利用。
而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中药在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促进骨合成和矿化沉积方面,有着已沿用多年的成熟复方合剂,且中药也因其天然的药源性,使用较为安全,不良作用低,具有独特优势,而姜黄素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中药活性分子。
4. 研究方案
工作内容:(1)姜黄素与金属离子螯合的配方设计(2)姜黄素与金属离子螯合的合成(3)适宜金属离子的选择及合适配比的选择(4)金属螯合物制成脂质体(5)药物脂质体与PCL PLGA高分子聚合物混合物的静电纺丝(6)所得膜的抗菌性能检验、细胞实验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阅读文献,选取合适的合成方案;第二周:阅读文献,初步筛选可能的金属离子;第三周:根据文献,初步尝试金属螯合物的合成;第四周: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缩小范围,筛选最适宜的金属离子;第五周: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缩小范围,筛选最适宜的金属离子的配比;第六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是否螯合成功;第七周:根据文献及实验过程,优化合成方案;第八周:根据前面的实验结果重复多次;第九周:通过XRD,SEM,拉曼光谱对螯合物进行物化表征;第十周:制备对应螯合物的脂质体;第十一周:加入相应药物的静电纺丝;第十二周:静电纺丝成膜的水接触角测试其表面润湿性能;第十三周:静电纺丝成膜的力学性能测试;第十四周:含不同金属离子的金属螯合物抗菌实验;第十五周:含不同金属离子的金属螯合物的CCK-8实验;第十六周:含不同金属离子的金属螯合物的MTT实验;第十七周:毕业设计报告修改;第十八周:毕业设计报告打印装订,准备毕业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