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中国是草地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4亿多公顷草地占国土面积的40%,占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2位,其中牧区草地有3.1亿hm2。
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加快了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步伐,不断地推动着传统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草食畜禽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对优质牧草的需求,牧草的消费量和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从而推动牧草种植并加快草业的发展步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锌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得出锌肥的最佳施加方案,为生产实践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其现实意义可想而知,也将为将来更深入研究其内在机理打下基础。
研究内容:① 采用温室内盆栽方法种植紫花苜蓿。
② 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微量元素溶液对紫花苜蓿进行喷施。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本实践采用温室内盆栽方法,栽培种植紫花苜蓿24盆(其中有4盆为对照组),沙土比例为1:2,均匀混肥,每盆15kg左右。
栽培后定期灌溉,视生长情况合理除草,施药杀虫,至植株长出第五个真叶时进行微量元素喷施处理。
试验所需锌离子用硫酸锌配制成1l溶液进行盐处理(其他微量元素参考锌元素试验方案分别用钼酸铵、硼砂、硫酸亚铁)。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施加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水平都还属于起步探索阶段,内部深层机理还有待更深入的分子水平的探究,而微量元素对于牧草及饲料作物的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植物影响甚大,该研究在测定分析牧草自身生理指标的同时,更加着重于光合指标方面的测定及分析。
着重于对锌元素的探究,为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施加微肥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①查看相关文献,了解有关资料。
②提出问题,根据有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做出合理适当的假设。
③设计相应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说(具体步骤如下:播种紫花苜蓿,至植株长出第五个真叶时进行微量元素喷施、测定不同天数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记录数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