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本课题的意义
葛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约有35种,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如亚洲东北、南部、东南部、大洋洲、北美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我国常见的葛属种类为其中的七种,甘葛(pueraria. montana var.thomsonii)、越南葛(pueraria. montana var.montana)、食用葛(pueraria. edulis)、野葛(pueraria. montana var.lobata)、峨眉葛(pueraria. omeiensis)、黄毛葛(pueraria. calycina)、密花葛(pueraria. alopecuroides)[1]。我国药用葛根的来源有2种,一为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2],二为甘葛的干燥根,习称粉葛,二者均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被卫生部列入“药食两用”名录[3]。
葛根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葛根素,是常用的临床治疗类药品,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此外,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组织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另外,葛根素还能够起到增加纤溶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抗凝效果[4]。除葛根素外,葛根中还含有淀粉、植物蛋白、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等物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用药方面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而葛根淀粉也因其独特的口感风格成为产品商家改善产品口感或开发新保健产品的主要添加成分。目前葛根已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葛产业正逐渐成为“21世纪黄金产业”,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目的 研究并比较不同种质葛根的淀粉形态及其所含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及其百分比,和特征性化学成分葛根素、总黄酮的含量,从而为不同种质葛的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2. 研究内容 采取葛根植物园不同种质葛植物的根茎,对其所含淀粉的形态及含量进行观察测定,并测定样品中的葛根素、总黄酮的含量,从而对葛的质量及使用途径进行总结分析。 2.1 不同种质葛根形态及横截面比较分析 通过对葛根采集样本进行清洗后晒干,对比表面形态及横截面形态,初步了解不同种质葛根形态的区别。 2.2 不同种质葛根淀粉的形态观察及相关含量的测定 根据淀粉提取标准工艺技术提取葛根中的淀粉,并利用显微镜进行淀粉颗粒形态的观察,拍照并进行比较分析。 随后,利用双波长法测定葛根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并比较其所占百分比。 2.3 不同种质葛根化学成分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 随机选取所采取的葛根样品,通过热回流的方法提取样品中所含的葛根素及总黄酮,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最后进行分析。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取经典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不同种质葛样本的采集是否随机 3.2 淀粉形态观察时使用的方法及仪器设备 3.3 淀粉、葛根素、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技术 3.4 实验数据统计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 3.5 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
|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方法 本实验以葛宝公司的葛根种质植物园的3种葛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粉葛、药葛、花叶葛。采取适量样本洗净后晒干打成粉末,过100目筛网后备用,以便提取葛根淀粉、葛根素、总黄酮,分别测定其含量进行品质对比。 2. 技术路线
|
葛根的形态观察 |
表面观察 |
横截面观察 |
淀粉形态及含量 |
葛根素含量 |
总黄酮含量 |
实验结果结果比较分析 |
3. 实验方案
采取葛根植物园不同种质葛植物的根茎,对其所含淀粉的形态及含量进行观察测定,并测定样品中的葛根素、总黄酮的含量,从而对葛的质量及使用途径进行总结分析。
3.1 不同种质葛根形态及横截面比较分析
通过对葛根采集样本进行清洗后晒干,对比表面形态及横截面形态,初步了解不同种质葛根形态的区别。
3.2 不同种质葛根淀粉的形态观察及相关含量的测定
根据淀粉提取标准工艺技术提取葛根中的淀粉,并利用显微镜进行淀粉颗粒形态的观察,拍照并进行比较分析。
随后,利用双波长法测定葛根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并比较其所占百分比。
3.3 不同种质葛根化学成分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
随机选取所采取的葛根样品,通过热回流的方法提取样品中所含的葛根素及总黄酮,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最后进行分析。总黄酮含量测定采取经典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
4. 可行性分析
4.1本项目具有明确的目的,实验设计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4.2在技术力量上,指导老师王康才教授有多年的药用植物栽培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
4.3南京农业大学中药研究所具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并且王康才老师的栽培经验为指导。
4.4本人已经完成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管理》《中药鉴定学》等基础课程,具备了完成实验的基础。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我国葛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低,有两方面的研究,一是明确葛的种质资源,培育出适合不同用途的新品种,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以保障葛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对葛根成分的研究,以提高葛根利用率与回收率,进一步扩大葛的使用范围。通过本次实验,初步形成对粉葛、野葛、花叶葛的品质测定,为以后近一步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本实验预计在2019年1月-2019年5月完成
2019年1月 采集葛根植物样本,并进行形态比较观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