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抗凝血 1.1抗凝血药物机制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蛋白质水解活化的连锁反应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前者由凝血因子Ⅻ与受损伤血管内皮带负电荷的胶原表面接触而被激发,后者是从组织受损伤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开始的。
这两条途径形成共同通路,使因子Ⅹ被激活为xa,与因子v由ca2 连接于磷脂表面,形成凝血激酶原激活物,并使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因子Ⅱa),继而激活胶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凝血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研究或需解决的问题:1. 构建elp和水蛭素的融合蛋白elp-fxa-hv1序列质粒,导入表达宿主bl21(de3),优化表达条件。
2. 优化融合蛋白表达条件:温度、iptg浓度、时间等。
3. 筛选融合蛋白elp-fxa-hv1纯化条件,即探索其相转变温度tt与蛋白浓度、盐离子浓度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