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eranius)属鲑形目,胡瓜亚目,银鱼科,新银鱼亚科,大银鱼属,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一种野生小型经济鱼类,为我国银鱼科分布较广、产量较高且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为我国重点保护的水生经济动物。
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沿海及长江、淮河中下游河道和湖泊水库,属河口性鱼类。
现今,由于水利工程、产卵场的破坏、环境污染及人为滥捕等已经使野生大银鱼自然资源日渐衰竭,已经不能形成优势种群,甚至有些大型水域已经灭绝,对大银鱼渔业资源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急需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大银鱼种质资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中,以太湖、洪泽湖、长江的大银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个地里种群中大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COI)基因序列,进行不同水域种群间的序列变异和遗传分化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一系列分子水平实验操作,获得数量丰富的大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COI)基因序列,并将不同水域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进行变异与遗传分化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供试的大银鱼分别采自太湖、洪泽湖、长江(常熟南通段)。
以大银鱼肌肉组织为实验材料,进行肌肉组织消化后,采用苯酚-氯仿提取法提起大银鱼基因组dna(包括核dna和线粒体dna),利用coi通用引物,将大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进行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确认分析片段大小,并拍照保存。
4. 研究创新点
近年来,dna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发展迅速,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因其长度适宜、进化速率慢、富含系统发育信息以及易被通用引物所扩增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条形码分析。
本研究选用coi基因进行研究,分析了包括太湖、洪泽湖、长江在内的三个水域中大银鱼地里种群的遗传结构,目的在于:1)从种下水平探索coi分子标记在银鱼科鱼类中作为dna条形码的可行性;2)分析太湖、洪泽湖以及长江水域大银鱼遗传多样性,探索地里种群形成机制,并未制定大银鱼资源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为建立大银鱼条形码进行实验工作。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9月初 进行实验前期准备包括实验所需试剂、实验用品的采购、配制。
实验仪器的学习使用。
实验用品(包括不同型号的移液枪枪头、收集管等)的高压灭菌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