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促雄性腺激素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河蟹(river crab)即中华绒螯蟹, 俗称大闸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种,养殖规模大,肉质鲜美、经济实惠,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大量出口海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蟹类,经济效益高。

目前,河蟹的养殖主要采用雌雄混养的传统模式。

混养早期,由于雄性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雌性,两性之间的互相残杀造成了雌蟹的死亡率较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获得河蟹促雄性腺激素基因(IAG)的cDNA序列;2.获得IAG表达的产物并确定其理化性质;3.初步说明IAG在河蟹性别决定中的决定机制。

研究内容:1.促雄性腺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2.促雄性腺激素在胚胎发育中的mRNA表达;3.促雄性腺激素的体外表达。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实验方案):1.采取河蟹的促雄性腺,用takara rna kit提取总rna;2.利用prime script st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3.用设计好的引物扩增出促雄性腺基因片段;4.利用peasy-t1 simple cloning kit将基因片段与t1载体构建克隆反应体系,并转化于大肠杆菌中,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然后转入肉汤管中;5.质粒pcr,电泳检测;6.送去生物公司进行测序;7.半定量rt-pcr鉴定iag的组织分布;8.半定量rt-pcr鉴定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iag的表达情况。

技术路线河蟹 →分离促雄性腺 →提取总rna→ rt-pcr → dna产物回收纯化→连接转化→重组质粒提取→测序 →基因全长 胚胎表达组织分布 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本课题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上已经很成熟,并且在国内外有相关方面的研究,pcr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克隆基因的手段,技术有保障。

研究目标明确,本实验以河蟹为研究对象,探究促雄性腺激素在蟹类性别决定中的作用机理,为甲壳动物的遗传育种和性别控制以及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通过对促雄性腺激素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克隆,并对其产物的理化特性进行测定,来研究IAG的功能。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4年7月查看相关文献并写开题报告2、2014年8月-2015年3月查找资料,阅读相关文献3、2014.年9月-2015年4月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4、2015年5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毕业论文5、2015年6月毕业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