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设施设备的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也一直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直到1997年,人工湿地才开始应用于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净化养殖废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10月和12月循环水养殖池塘不同区域对浮游植物的测定结果,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月变化和区域变化,以丰富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的基础理论研究,为该养殖模式的推广和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用于该养殖模式生物资源的分布、蕴藏量与变迁规律,可以为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水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结构和功能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1) 池塘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的测定;(2) 分析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和优势种的时空变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确定采样点,确保采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2)浮游植物的鉴别及数据处理;(3) 如何通过的有限的样本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点以及所需其他数据的查询记录;(4) 对浮游植物种类和生物量等数据的综合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确定采样点后,利用采水器采取水样;(2)查询记录所需的其他数据,并计算初级生产力;(3)分析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时空变化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二、技术路线 见附件三、实验方案 (1)每月利用采水器循环水养殖池塘采取水样,在多个样点多次采样。
(2)阅读文献。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池塘循环水养殖和浮游植物生物特点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对于循环水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研究数量不多。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7月 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实验方案。
2014年9月-12月 多次去吴江循环水养殖池塘采样。
2015年1月-3月 参考相关文献,学习相关软件,处理数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