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仔猪腹泻的主要特征为仔猪呕吐、水样腹泻、脱水、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病情严重的仔猪最终死亡,其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极高,仔猪腹泻问题是国内外养猪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据报道,因腹泻导致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
在国内,每年仔猪腹泻的平均发病率为46.5%,死亡率为15.0%,由仔猪腹泻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在国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约为15.5%,荷兰为4.2%~11.5%,高死亡率主要是由腹泻所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调查分析的内容及目标:从待产母猪进入产房到仔猪断奶期间,包括母猪的护理、产仔护理与防治、仔猪护理与防治、断奶仔猪的护理与防治四个阶段所有工作内容和有可能发生仔猪腹泻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记录,并且记录仔猪发生腹泻的日龄、症状和特殊表现,病死仔猪的病理剖检,用药情况等,通过临床检查与病理剖检,结合流行病学特点,综合分析诊断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并进行药物治疗,分析总结出该猪场此病的发病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此病更加完善的以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和针对性治疗的综合防治方案,从而对对该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以期减少该病在我国养猪业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我国养猪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发现产前产后人工护理过程可能引起仔猪腹泻的环节,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解剖学特点对发病仔猪病因的正确诊断,以及合理用药治疗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通过在一条生产线(十二个生产单元)和随养殖人员一起工作,记录每天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技术,以及各单元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工作程序,观察每天仔猪的身体状况,发病仔猪的临床表现,发病数量,对病死仔猪进行病理解剖,观察记录病理剖检的表现,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日常护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诊断腹泻的病因,然后合理应用相应的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后的效果,记录痊愈或死亡仔猪的个数,最后具体提出防治该场防止该病的主要方法措施。
可行性分析:本人所在猪场有四条生产线,各条生产线都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及流程,可随机选择一条生产线,亲自参与其中某个单元从进母猪到仔猪断奶的管理流程,仔猪的发病情况,病理状况,用药后的表现等内容,得到可靠的数据资料。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亲身参与某猪场仔猪从产前到断奶的管理及护理措施的整个过程,得到某一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的实际病因,提出治疗措施以及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该猪场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有利于生猪的健康、节约不必要的成本、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第一到二周熟悉产房的整个工作流程,记录饲养员每天的工作流程以及对母猪及仔猪所做的护理; 第二到十六周参与待产母猪从进入产房到仔猪断奶期间所有操作过程,记录母猪仔猪的身体状况,发病情况,病理解剖,发病率等数据资料,判定仔猪腹泻的病因,记录给药后治愈率等数据,提出针对性治疗的综合防治方案;第十六到十八周回到学校,整理数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