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疗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用犬、宠物犬和特殊行业犬的饲养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大规模、高密度犬场发展迅速,为犬细小病毒病的传播提供了易感犬群。同时,集约化养犬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仍存在不科学的因素为该病的防制带来较大困难。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以呕吐、腹泻和便血为主的一种犬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1977年美国学者eugster和nairn最先从患出血性肠炎的犬粪便中分离得到该病毒,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均有此病发生的报道。在犬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调查方面,国外起步较早、进展较快,目前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基本消灭、并控制了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近期主要围绕犬的肠道病毒感染、遗传病进行研究。中国则由于对犬类疫病的研究起步较晚,处于初级阶段;加之养殖者对犬的管理不够完善、对疾病的预防控制不够重视,造成犬细小病毒病不断发生,且多发生于4~6月龄的幼犬,使之成为危害最严重的犬类烈性传染病之一。

【1】宠物医生委员会,宠物医生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年份:2003年三月,第141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了解犬细小病的临床症状及如何诊断及快速治疗。

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细小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

如何区别这两种不同的症状?如何避免犬细小病毒的发生?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该病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生化指标分析,血常规分析,粪便检查,对照试验。

通过初步诊断呕吐、腹泻、高热通过宠物门诊的诊断,对犬细小病毒病动物,先做血常规检查,生化指标分析排除出现上述症状的可能疾病。取粪便做胶体金CPV抗原试纸检测,在试纸条C处出现一条红线,则为阴性;如果分别在试纸条T、C处呈现两条红线,则为阳性;如果在试纸条T处出现一条红线,则试纸条无效,需要重新测定。治疗时,通过分组对照治疗。一组对症治疗,一组对症治疗 补液 辅酶A ATP 肌酐 VB12 犬血浆,最后一组在上诉两组的基础上加干扰素和CPV单抗。通过对照患病犬的预后情况找出最佳治疗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宠物门诊的诊断,采用了特异犬细小病毒胶体金抗原试纸条、血常规等方法,对患病动物做出了诊断。同时,通过不同病例的对比分析,进而得出对细小病毒病准确预防和治疗方法。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对不同年龄的患病犬跟踪治疗,采用止吐药、止血药、止泻药、增加血容量药物、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采用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犬五联血清、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补液、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治疗效果良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