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的PCR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910年德国学者glasser发现了一种和猪的纤维素浆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之间有关系的细菌,起初称之为猪嗜血杆菌、猪流感嗜血杆菌,1960年在证明其不需要x因子(血红素或其他卟啉类物质)的基础上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其生长需要v因子(nad)(1)。

随之养猪业特别是规模化养猪的不断进步,该病逐渐成为制约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2)。

在我国,由于饲养技术的调整进行不当,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征,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不同猪场的不同生长阶段(哺乳期、保育期、育肥期和种母猪)健康猪进行检查其带有副猪嗜血杆菌病菌的情况,以帮助猪场更好的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预防。

其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嗜血杆菌的检测和分离的问题。

而且在已经完成的对永康猪场的几个生长阶段的健康猪鼻拭子的检测中,已经通过pcr技术检测出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但是由于此菌不容易保存,在液体培养基中容易死亡,至今还未分离出强阳性纯菌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主要研究方法是聚合链式反应(pcr)。

1、对不同猪场健康猪进行鼻拭子取样 提取dna模板;2、进行pcr测定 电泳得到结果;若分离到细菌进行细菌分型则生化试验,或者未分离到细菌。

在初步对永康猪场的取样检测中以及通过pcr技术检测出健康猪的副猪嗜血杆菌的带菌情况,所以该实验是可行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次的特色之处主要在于本次研究不仅仅宽泛地研究所以猪群,而是对不同区域(猪场),以及不同日龄的健康猪进行分别研究,虽然工作量会更大,但是研究结果会更具有说服力,更有根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次研究计划对3-4个猪场健康猪进行研究其潜伏带病情况。

预期能够检测并且成功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如果实验条件允许还将对其进行生化试验等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型鉴定,以帮助猪场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以及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