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志贺毒素2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食品中的肠道致病菌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耗时长,操作烦琐,对有些细菌也不能给出理想的鉴定结果,在实际运用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对当前最先进、最敏感的pcr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在于建立快速简便、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经济实用的检测方法。

志贺毒素又称 vero毒素,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肠毒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导致被感染者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针对在我国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肠科杆菌进行研究,寻找食物中毒诊断及医疗卫生检验的有效途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PCR的重复性实验,PCR的特异性实验。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制备2、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3、荧光定量PCR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4、标准曲线的建立5、特异性实验6、重复性实验及临床样品的检测

4. 研究创新点

荧光定量PCR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的技术,是在普通PCR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具有高特异性的荧光标记DNA探针,通过始点定量和荧光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累积荧光强度而实现对核酸进行定量检测的。

是目前国际上用在病毒检测上最先进的检测方法之一,综合PCR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数码显像技术等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靶序列由引物和探针双重控制,特异性高,与普通PCR扩增技术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三月三号到三月八号,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制备三月八号到三月十五号,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三月十五号到四月五号,荧光定量PCR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四月五号到四月十号,标准曲线的建立四月十号到四月十五号,特异性实验四月十五号到结束,重复性实验及临床样品的检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