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一般分为33个血清型,其中2型分离率最高,致病性也最强,可以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急性死亡,也可导致生猪从业人员感染和死亡,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1,2]。为了引起感染,ss对毒力因子的表达进行着精细的调控。最近研究表明,细菌小rna(small rna,srna)可作为细菌毒力调控关键因子[3-5]。细菌srna常见的作用方式是与靶位基因mrna结合,抑制靶位mrna翻译或同时影响靶位mrna稳定性导致其降解,大部分这类srna通常不编码蛋白质,称为核糖核酸调节子(riboregulator)[3,6,7]。然而,最近文献表明,细菌小rna不仅可以作为核糖核酸调节子参与基因调控,还可以编码多肽,行使双功能[8]。
指导教师前期从猪链球菌2型毒力株p1/7中发现29个srna,其中rss28等4个预测可编码蛋白,且rss28在猪血液中上调表达,提示可能参与毒力调控[9]。因此,本课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与碱基定点缺失突变技术[10]探讨rss28是否编码多肽的可能性并确定其翻译起始位点,为阐明rss28在猪链球菌毒力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1.1探讨rss28编码多肽的可能性;
1.2应用gfp融合及碱基定点缺失突变技术,确定rss28编码多肽的翻译起始位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构建 rss28::gfp融合重组质粒
1.1.1引物设计:引物a与b用于扩增rss28片段,引物c与d用于扩增gfp基因。引物a与d 5'端分别添加酶切位点psti与bamhi,引物c 5'端需要添加引物b的反向互补序列,以便rss28和gfp片段融合。
4. 研究创新点
最近文献表明,有些细菌小RNA不仅可以作为核糖核酸调节子参与基因调控,还可以编码蛋白质,行使双功能。
本课题将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与碱基定点缺失技术相结合,探讨猪链球菌小RNA rss28编码多肽的可能性,并确定其翻译起始位点,研究内容具有新意。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2015年3月-2015年4月:构建 rss28::gfp融合重组质粒,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 rss28::gfp融合蛋白;
2015年4月-2015年5月:构建rss28::gfp-m1和rss28::gfp-m2、rss28::gfp-m3碱基缺失突变质粒,通过western blot确定翻译起始位点。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