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V2 rep基因启动子区类Sp1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猪圆环病毒2型(pcinecircovirustype2,pcv2)是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系统疾病(pcv2-systemicdisease,pcv2-sd)的主要病原,它不但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发生衰竭、死亡,而且还与仔猪a2型先天性震颤(congentialtremtypeaii,ct)、怀孕母猪流产(reproductivefailure)、成年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cinedermatitisnephropathy,pdns)和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cinerespiratydiseasesyndrome,prds)有关。这些疾病的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养猪业,给很多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pcv2的感染可以造成免疫抑制,引起其他各种病原的继发感染[1]。pcv2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pcv2基因组有11个开放性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orf1是pcv2基因组中最大的一个阅读框[2],编码病毒复制相关蛋白(rep),与病毒的复制转录有关,也称为rep基因。rep在所有圆环病毒中高度保守,orf1编码的rep以及rep蛋白对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突变可能导致病毒不能复制[3]。rep基因能启动病毒基因组的滚环复制,具有便于dntp结合的p-loop结构[4]以及螺旋状的复制起点[5],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6,7]。

spl蛋白(specificitypmtein1)是第一个为人类所识别与克隆的转录因子,该蛋白分布广泛,具有与特定序列dna结合并对多种基因进行激活的功能,它识别的dna核心结合序列为ggcgggg[8]。spl蛋白的c端区域含有3个连续的锌指结构域,这一区域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gcrich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pcv不编码dna聚合酶,主要依赖细胞有丝分裂s期表达的蛋白和酶类进行滚环方式复制[9]。miller-jensenk等[10]研究显示,宿主sp1蛋白结构的突变会引起hiv-1基因表达的变化,说明hiv-1基因组中存在转录因子sp1的结合位点或与结合位点具有类似功能的类似序列(类sp1位点)。因此本实验猜测pcv2rep基因启动子区可能存在转录因子类sp1位点能够结合宿主系统的sp蛋白,促进病毒基因的转录并进而促进自身增殖。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pcv2rep基因启动子区类sp1位点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实验方案

1.pcv2rep基因启动子区类sp1位点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1.1.1病毒基因组的提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PCV2rep基因是病毒复制酶的编码基因,软件分析发现在其启动子区存在类Sp1位点,本研究构建了类Sp1位点突变的rep基因启动子测试载体,利用感染性克隆技术构建了PCV2类Sp1位点突变毒株,通过研究此位点对rep基因启动子活性及病毒复制效率的影响两方面探索此类Sp1位点是否具有生物学功能。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3月份开始进实验室熟悉实验室及常规实验室操作和仪器使用;4月份开始正式实验,预计5月20号左右可以完成所有实验项目,之后进行实验材料与数据的整理及准备撰写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