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水中大肠杆菌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MG1655存活差异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大肠杆菌o157:h7对人的致病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载体含菌量达l0个/g以上即可引起感染。

病菌侵入人体后,可以引起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轻度发热或无发热、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拟以饲喂不同日粮奶牛的粪水样品为介质,模拟不同微生物群系,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细菌浓度状态下,大肠杆菌致病血清型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之间的存活归趋,开展大肠杆菌o157:h7的生态学研究,为全面防控提供基础性数据。

研究的内容:是记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大肠杆菌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处在微生物群体中不同的浓度、温度以及破坏微生物群体后在不同的温度以及浓度下的菌体数量。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致病性大肠杆菌0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之间的生态学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及路线:(1) 在微生物群中:对采取的粪便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大肠杆菌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mg1655在不同的浓度(106/m和103/m)以及不同的温度(37℃和4℃)下对大肠杆菌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mg1655的数量进行检测。

前7天每两天检测一次数据,之后根据状况按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测。

(2) 破坏微生物群体:对采取的粪便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大肠杆菌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mg1655在不同的浓度(106/m和103/m)以及不同的温度(37℃和4℃)下对大肠杆菌o157:h7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mg1655的数量进行检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此实验采用粪水中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MG1655作为对照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在不同的微生物群体中粪水中大肠杆菌O157:H7 的存活状况。

研究奶牛在不同的季节大肠杆菌O157:H7在体内的存活以及牛奶中是否有大肠杆菌O157:H7的存活以及存活时间差异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预期的进展:在特定的时间点存活数量和菌存活时间长中大肠杆菌0157:H7的外界存活能力强,它在粪水中的存活应该强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